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鬼门关

鬼门关

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浮山县: 鬼门关 “在县北,出绛州之间道”。

②即今广西北流市西十五里,与玉林市交界处之天门关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北流县: “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,其间阔三十步,俗号鬼门关。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,路由于此,立碑石龟尚在。昔时趋交趾,皆由此关。其南尤多瘴疠,去者罕得生还,谚曰: ‘鬼门关,十人九不还。’”唐宰相李德裕贬崖州经此关,因赋诗: “崖州在何处,生度鬼门关。”

③即石门关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 鬼门关 “在奉节县东北三十里”。黄庭坚 《山谷集》 卷5 《竹枝词》: “浮云 一百八盘萦,落日四十九渡明,鬼门关外莫言远,四海一家皆弟兄。”


又称桂门关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西。界于北流和玉林间,双峰对峙,中成关门。古代为通往钦、廉、雷、琼诸州及交趾的交通要冲,因“其南尤多瘴疠,去者罕得生还,谚曰:鬼门关,十人九不还。”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故名。唐李德裕《贬崖州》诗:“崖州在何处,生度鬼门关。”《舆地纪胜》作桂门关,明宣德中改名天门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饶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疑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斟灌城。东汉省。西汉地节四年(前66年),宣帝封戴王子为饶康侯,置饶侯国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。东汉省。

  • 契苾部

    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。《新唐书· 回鹘传·契苾》:“契苾亦曰契苾羽,在焉耆西北鹰娑川,多览葛之南。” 唐永徽四年 (653)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。大和中,其种帐附于振

  • 桃溪渡

   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三十里桃溪镇。清光绪 《舒城县志》 卷5: 桃溪渡在 “县北三十里,当官道。康熙中,邑人孔、盛二氏捐设义渡,架浮桥其上”。

  • 大界

    当在今陕西彬县、甘肃泾川县之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四年(389),前秦苻登攻后秦姚苌于安定,“秦主登留辎重于大界, 自将轻骑万余攻安定羌密造保,克之”。胡注:“大界,当在安定、新平之间。”约在今

  • 闾山县

    辽开泰二年 (1013) 以罗家军改置,隶中京府 (后改属兴中府)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境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开泰二年(1013年)于罗家军置,治今辽宁朝阳市附近一带。金废。

  • 口头镇

   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五十六里口头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行唐县图:西北有口头镇。在河北省行唐县北部。面积138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口头,人口1780。为县内四大古集镇之一。地处郜

  • 辽西郡

    ①战国燕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燕亦筑长城, 自造阳至襄平,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以拒胡。”秦时治所在阳乐县(今辽宁义县西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县、唐山市以东,辽宁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下

  • 通义郡

    ①北周置,属旭州。治所在金城县 (今甘肃碌曲县东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眉州置,治所在通义县(今四川眉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、彭山、丹棱、洪雅、青神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

  • 普济长官司

    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普济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清康熙四十九年 (1710) 改为普济州长官司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改普济州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,属四川行都司

  • 衣锦城

    唐天复元年(901)改衣锦营置,即今浙江临安县城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升为安国衣锦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