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泊泉

马泊泉

在今山西翼城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翼城县:马泊泉在“县北二十五里。其北有卧马山,泉出山下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民墟

    即今广西浦北县北乐民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61:合浦县东北有乐民墟。

  • 汝宁千户所

    在今河南汝南县城内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后废。

  • 山都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。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西晋属襄阳郡。南朝宋属新野郡。南齐属义安郡。北周废入安养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迁治今湖北省谷城县

  • 光相寺

    原名普光寺。唐宋时名光相寺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2嘉定府:光相寺“自白水至寺,历八十四盘,山径如线,可通登跻,如是者六十里至峰顶,即普贤示现之处。寺屋皆以板为之”。南宋范

  • 云龙甸军民府

    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。泰定二年(1325)前改州。元初改云龙赕置。治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旧州。元泰定以前改为云龙州。

  • 大涨海

    即涨海。指今南海东部。《梁书·南海诸国传》:“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。”

  • 马田鼓楼

    原名田心寨鼓楼。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南四十四里坪阳乡马田村。始建于清顺治年间,系侗族传统建筑物。平面呈方形,每边长8米。楼为两层,木架结构,通高18米。上层置戏台供演出,下层置长凳供人观看。其顶原为

  • 巴汉招庙

    即小招寺。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巴汉招庙即小招。”蒙古语“巴汉”意为小,“招”意为庙。

  • 蒱溪县

    即临溪县。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五十里西来镇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蒱溪县。

  • 郭公城

    在今甘肃文县东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白水又东径郭公城南,昔郭淮之攻廖化于阴平也筑之,故因名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