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桥古文化遗址
在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。1959年底发现, 1960、1966年两次发掘揭开遗地面积2600平方米,含三层文化遗存:上层为晚期几何印纹陶文化,出土各类印纹硬陶壶和原始青瓷器,属春秋战国年代;中层为早期印纹陶遗存,属商代;下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和墓葬,为距今四千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存。文化遗存下面还有一条贝壳沙带,说明遗址所在地是古代海岸,即所谓“冈身”。遗址的发现将上海一带的历史上推了二千多年,并对研究上海地区成陆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。
在今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俞塘村。1959年底发现, 1960、1966年两次发掘揭开遗地面积2600平方米,含三层文化遗存:上层为晚期几何印纹陶文化,出土各类印纹硬陶壶和原始青瓷器,属春秋战国年代;中层为早期印纹陶遗存,属商代;下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和墓葬,为距今四千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存。文化遗存下面还有一条贝壳沙带,说明遗址所在地是古代海岸,即所谓“冈身”。遗址的发现将上海一带的历史上推了二千多年,并对研究上海地区成陆年代提供了重要佐证。
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十五里,临青衣江。《寰宇记》卷74夹江县:“平羌化山在县西一十里。《图经》云:天下二十四化,此其一也。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,丹灶履迹存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夹江县:平羌山在“县西十五里。
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固始县:曲河“源出商城县之斛山,东北流,经县北,又东入于史河县西。旧有曲河土坝,地名石咀头,天旱则筑以障水,东入串子等堰,灌湖堰十有四,至九里沟,灌湖堰二十有
亦作浈阳峡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5英德府: 真阳峡 “在真阳东南百十五里。昔有樵者见飞仙于此。……元祐间,郡守廖君玉咏峡山。其警句云: ‘清水耳目中流水,壮客精神两岸山。’ 东坡
即硖石县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。新、旧 《唐书·地理志》 作峡石县。
东晋隆安五年 (401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乐乡县 (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六十六里乐乡关)。隋开皇七年 (587) 废。东晋隆安五年(401年)置,治编县(今湖北荆门市西北)。西魏、北周为鄀州治。隋开皇七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阿忒八失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在今河北高碑店市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五》:咸平五年(1002),修塘堤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军、威鲁军,诏莫州部署石普并护其役,“引军壁马村以西,开凿深广,是以张大军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新城县:马村河“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。” 《孔传》: “北裔水中可居者曰州。”《孔疏》: “流徙共工于北裔之幽州。” 《阮元校勘记》:“ 《说文》 无洲字。水中之地,本只作州,后人加水
在今四川南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南川县: 鹿洞堡在 “县南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