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冰室
梁启超书斋名。在今天津市河北区南部民族路中段西侧。1915年戊戌变法倡导人、近代学术思想家梁启超定居天津,在寓所旁建此书斋,取《庄子》“朝受命,夕饮冰”句而命名。为意式庭院。楼下有连三券式拱门和石柱,门顶有平台。院内有花坛、喷泉。占地1.7亩,建筑面积950平方米。一楼正厅为大理石地面,饰有五彩玻璃藻井,环厅为书房五间;二楼有客厅、卧室、资料室等。现为民居。
梁启超书斋名。在今天津市河北区南部民族路中段西侧。1915年戊戌变法倡导人、近代学术思想家梁启超定居天津,在寓所旁建此书斋,取《庄子》“朝受命,夕饮冰”句而命名。为意式庭院。楼下有连三券式拱门和石柱,门顶有平台。院内有花坛、喷泉。占地1.7亩,建筑面积950平方米。一楼正厅为大理石地面,饰有五彩玻璃藻井,环厅为书房五间;二楼有客厅、卧室、资料室等。现为民居。
明置,即今宁夏青铜峡市。1942年宁朔县迁治于此。1960年8月置青铜峡市。
在今安徽望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望江县: 周何山 “在县东一里。《志》 云: 周瑜及何无忌皆曾驻军于此,因名”。
旧名沙尾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南屏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: 香山县有南屏村。
①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涌泉、溪口、兰田、梓林诸乡镇交界处之九支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台州:九盘山“在临海县东南七十五里。以其路萦回九转,故名。绝顶可眺大海”。②又名九盘寺山。在今四川大竹县西。明曹学佺《
在今湖南澧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澧州: 关山 “相连为彰观山,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”。
在今北京故宫午门内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。初名奉天门,嘉靖年间改名皇极门。清顺治四年(1647)重建,随殿易名太和门。光绪十四年(1888)焚于火,后重建。
北宋置,属原州。当在今甘肃镇原县境。
亦作大溪山。又名大渔山。即今香港西南大屿山(大豪岛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大奚山,“《南海志》,在东莞县海中,有三十六屿,居民以鱼盐为生。《朝野杂记》云:大奚山者在广东岛中,庆元三年提举徐安国捕盐
西晋置,在今河南南阳市南。《晋书·孟观传》:“永饶冶令空桐机斩观首,传于洛阳。”
宋废鲁阳五堰,改建为东、西两坝。故址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三》 “五堰”条引明韩邦宪《东坝考》:“太祖初都金陵,以苏浙粮道自东坝入,可避江险。洪武二十五年复浚胥溪河为运道,建石闸起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