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州

静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平县 (今广西昭平县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富州。
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清化县 (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及南江县西南地。六年 (623) 徙州治地平县 (今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)。贞观十七年 (643)废。

③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南和州置,治所在悉唐县 (今四川茂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及黑水县部分地。开元时移治清道县 (今茂县西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静川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静州。大历五年 (770) 徙于山险之地。北宋移治今茂县东。后废。

④五代时,改唐静边州都督府置,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后汉乾祐初,属定难军。后废。

⑤辽边防城。天庆六年 (1116) 升金山县置,治所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郊乌兰哈达苏木公主岭一号古城。金废。

⑥西夏置,治所在保静镇 (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元废。


(1)南朝梁置。治龙平县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、苍梧等县地。隋大业初三年(607年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辖境仅有今昭平县一带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名富州。(2)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改南和州置,治悉唐县(今四川茂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西北部、黑水县东南部地区。开元时移治清边县(今茂县西北),后还治悉唐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静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静州。北宋时移治今四川省茂县东。后废。(3)西夏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一带。元废。(4)辽天庆六年(1116年)于泰州金山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东北公主陵一号古城。不久即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宁监

    北宋开宝六年(973)以大昌县盐泉所置,治所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八里前河乡(门洞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3大宁县:“与治侧永安城相对,取安宁之义也。”端拱元年(988)徙治今巫溪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
  • 临汝镇

   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改临汝县为镇,属梁县。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六十里临汝镇。在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。面积124.6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汝镇,人口9600。唐为临汝县治,五代周显德三年

  • 阿伦卫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不详。在今内蒙古阿荣旗阿伦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阿伦河流域。万历以后废。

  • 奉诚园

    唐都长安私家园林之一。在长安城东市南安邑坊 (今陕西西安市)。本为司徒兼侍中马燧宅园,贞元末,其子畅献第为奉诚园。

  • 渑池县

    一作黾池县。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。西汉景帝中元二年 (前148) 徙治今渑池县西十六里,属弘农郡。东汉建安中移治蠡城 (今河南洛宁县西)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改为北渑池

  • 黄陂墟

    ①即今江西宜黄县西南五十六里黄陂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宜黄县: 西南有“黄陂”。②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北六十里黄陂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兴宁县图: 东北有黄坡墟。

  • 水口

    ①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水口镇。清设兴宁营把总驻防。②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北之水口。清光绪《巫山县志》卷2:水口在“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宋时于此置水口监。今废”。(1)古地名。又称水口隘。在今广东省兴宁

  • 麦市

    即今湖北通城县东南三十四里麦市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通城县东南有麦市。

  • 月边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。后废。唐羁縻州名。置于羌地,在今四川省昭觉、金阳二县之间西溪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江西路

    北宋天禧时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。北宋天禧年间分江南路置江南西路,简称江西路。参见“江南西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