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远卫
清初改靖虏卫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雍正二年 (1724) 废。
清初改靖虏卫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。雍正二年 (1724) 废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江夏县 “黄鹄山” 条下: “城南五里有梅亭山。太祖征楚尝驻跸其上。”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胥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①即今陕西长安县南三十五里子午镇,地当古代关中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北口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2:“宋景祐三年置, 以南山子午谷为名。”②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子午乡。明设巡司于此。(1)在云南省楚雄
明置,属宁夏西路广武营。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彰恩堡。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后讹邛为印,因名思印江长官司。
①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斯洨水“东分为二水,枝津右出焉,东南流谓之百尺沟,又东南径和城北,又东南径贳城西,百尺沟东南散流,径历乡东而南入泜湖,东注衡水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一》:百尺
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之滃江,为北江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桂阳郡浈阳县注: “应劭曰:‘浈水出南海龙川,西入秦 (溱)’。” 《水经·溱水注》: “溱水出 (浈阳) 峡,左则浈水注之。水出南海龙川县,
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交涧水出吴山,东南流入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1平陆县:交涧水“出县西北五里中条山,东西二沟,流与中涧合,俗名三汊涧,流注于河”。
唐南诏置,属剑川节度。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。宋大理废。即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。南诏属剑川节度使。
①明时称荷兰人为红毛番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“和兰,又名红毛番,地近佛郎机。”②清时亦称英国人为红毛番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下:“英吉利国即红毛番,在佛朗机西南对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