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海县
金明昌四年 (1193) 改窝子口砦置,属清州。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。元初废,寻复置。明洪武初年改为静海县。
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以窝口砦置,治今天津市静海县,属清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省入会川县。寻复置,仍属清州。明洪武初改名静海县。
金明昌四年 (1193) 改窝子口砦置,属清州。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。元初废,寻复置。明洪武初年改为静海县。
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以窝口砦置,治今天津市静海县,属清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省入会川县。寻复置,仍属清州。明洪武初改名静海县。
即侯和城。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洮水 “又东北流径洮阳曾城北……洮又东径洪和山南,城在四山中,洮水又东径迷和城北,羌名也”。王先谦注: “洪、侯音相转,侯和当即洪和。”
亦作雁塞山。即景山。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房县: “西南有景山,一名雁山,沮水出焉,流入远安县界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9房县: 景山 “一名雁山,又名雁塞山”。
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境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景谷县:“有木马山、良珠山。”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境。《寰宇记》卷170峰州嘉宁县有伞圆山。元黎崱《安南志略》卷1:伞圆山“山形如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嘉兴州:伞圆山“在州东。高峻雄伟。永乐初,王师克多邦城,贼奔溃,追至伞圆山,
亦名綦江长官司。元置,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。元末明玉珍改为綦江县。元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。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年间废。
在今云南罗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喜旧溪 “在罗平州东南。源出州西南龙甸村,环流州境,下流入盘江”。
唐大汗都督府治所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 大汗都督府 “以哒部落活路城置”。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金明县(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安寨县一带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
西汉置,属北平郡。治所即今辽宁建昌县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大辽水注》:白狼水“东南径广成县,北流,西北屈,径广成县故城南,王莽之平虏也,俗谓之广都城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辽宁省建昌县。属右北平郡。东汉废
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北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征安南,“至禄州,复闻(陈)日烜调兵拒守丘温,丘急岭隘路,行省遂分军两道以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:邱温城在“府北二百里,即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