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衣江

青衣江

①古名大渡水、沫水、平羌江、平乡江、雅河。在今四川西部,为大渡河最大支流。《水经·青衣水》: “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,东与沫水合也,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。”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,曰宝兴河,西南流切灵鹫山,形成灵关峡,南流纳芦山河,至飞仙关西侧纳荥经河 (天全河) 后始称青衣江。东南流经雅安、洪雅、夹江、于乐山市西水口镇草鞋渡注入大渡河。再东流注入岷江,全长281公里。

②指今四川青神县境内一段岷江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青神县: “临青衣江,西魏置青衣县。本治思蒙水口,武德八年移于今治。”


又称雅河。古称大渡水、沫水、平羌江。因流经古代青衣羌国和青衣县(今名山县和芦山县境),故名。大渡河支流。在四川省中部。《水经注·青衣水》:“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,与沫水合也。”上源由宝兴河、天全河、荥经河三河组成。宝兴河发源于宝兴县东北巴朗山南麓,流至芦山县芦阳镇南纳芦山河,至飞仙关纳天全河后始称青衣江。东南流经雅安、洪雅、夹江等市县,在洪雅县纳花溪河,到乐山市草鞋渡入大渡河。长276千米,流域面积1.2万平方千米。支流有芦山河、老场河、陇西河、雅安河、花溪河、雅川河、安溪河等。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属峨眉山暴雨区,水量充沛。天全县飞仙关以上,河流穿行于二郎山和夹金山之间的纵谷区,河谷深切呈V形,水深流急,富水力资源。上源宝兴河上建有鱼子溪等水电站,干支流上建有苗溪、总岗山、始阳等水库。洪雅罗坝以下88千米可通行木船。上、中游两岸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,多林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羊册镇

    一作羊栅镇。即今河南泌阳县西北六十里羊册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4:咸丰十年(1860)五月,“金梁进至泌阳羊册镇”。在河南省泌阳县西北部。面积127平方千米。人口6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羊册,人口

  • 如皋县

    ①东晋义熙七年(411)置,属海陵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如皋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30如皋县:“如皋港在县西 一百五十步。港侧有如皋村,县因此以名。”隋开皇初省入宁海县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复置, 属泰州

  • 柘林澳

    即今广东饶平县南柘林湾。《明史·李锡传》: 隆庆元年 (1567),“海寇曾一本横行闽、广间。……一本至闽,锡出海御之,与 (俞) 大猷遇贼柘林澳,三战皆捷”。即今广东省饶平县东南柘林湾。

  • 施甸

    即今云南施甸县。民国初设施甸县佐。1962年设施甸县。

  • 南京

    ①唐至德二载 (757) 收复两京,还都长安,因蜀郡成都为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入蜀驻地,遂改蜀郡为成都府,建号南京。在今四川成都市。唐诗人李白有 《上皇西巡南京》 诗十首,其中一首云:“濯锦清江万里流

  • 黄湮溪

    在今浙江金华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》: 黄湮溪 “在金华县西。源出北山徐公湖,径双龙洞,至仙溪,亦曰盘溪,合九龙洞水,又西南注入婺港”。

  •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

    元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叙州路宜宾县 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,南溪县以西,富顺县以南,筠连县以北地区。明洪武初废。

  • 中心镇公堂

    藏语称“瑞巴洗康”。在今云南中甸县城东南大龟山麓。始建于清雍正二年(1724)。光绪八年(1882)重修。为三重檐歇山顶殿堂建筑。是当地藏民集会、议事、诵经的场所。1936年4月,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

  • 石门居

   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。地当石门山北、清江水合汝水(今抚河)之口。有石门渡。明王守仁于此置石门驿。

  • 湖州市

    简称湖市。即今浙江杭州市北湖墅。《广志绎》 卷4: 湖州市 “延袤十里,井屋鳞次,烟火数十万家”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 至元十三年 (1276),“率左右翼万户,巡临安城,观潮于浙江,暮还湖州市”。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