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柟水
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陵水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6万安军: 陵柟水,“ 《寰宇记》云,在陵水县东北十五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陵柟水 “在陵水县东北一十五里,又名陵栅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琼州府一》 引 《旧志》: 陵柟水 “在县北十里。一名大寨沟。源自南迈岭南明塘东流入海”。
即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北陵水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6万安军: 陵柟水,“ 《寰宇记》云,在陵水县东北十五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陵柟水 “在陵水县东北一十五里,又名陵栅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琼州府一》 引 《旧志》: 陵柟水 “在县北十里。一名大寨沟。源自南迈岭南明塘东流入海”。
即今斯里兰卡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“海外诸蕃国” 条: “直交阯之南,则占城、真腊、佛罗安也。交阯之西北,则大理、黑水、吐蕃也。于是,西有大海隔之。是海也,名曰细兰。细兰海中有一大洲,名细兰国。”
①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②一名清水。即甘肃清水县之汤浴河、牛头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清水上下,咸谓之秦川。”③古地区名。“川” 指平川而言。或泛指今陕西、甘肃二省秦岭以
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六十年(1795)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于此。
①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黄墩乡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宿迁县: 落马湖在 “县西北四十里。又西即黄墩湖”。②又名蛟潭、蛟滩,为新安江深潭险滩之一。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东十五里篁墩乡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
清置,属莆田县。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忠门镇。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部、笏石半岛中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忠门,人口900。唐林蕴,旌表“忠烈”,其后代居此,故名。1949年设忠门
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馆头江在 “县西南六十里,与瓯江接,经盘石卫,至县东五里白沙岭,又南入于海”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益阳县置,属天临路。治所即今湖南益阳市。明洪武初改为益阳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益阳县为州,治今湖南省益阳市,属天临路。辖今湖南省益阳市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。
又作剑水。即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会安加拉河处以上河段。元属岭北行省。《元史· 地理志》 西北地附录: “谦州亦以河为名,去大都九千里,在吉利吉斯东南,谦河西南,唐麓岭之北。”古水名。又译剑水、欠河
北宋置,属陕县。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3: 陕州陕县有乾壕镇。
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南五十里唐官屯镇。清设千总汛于此。同治 《静海县志》: “唐官屯千总汛分管卫河东岸。北自陈官屯起,南至青县马厂止,计长四十六里。西岸北自曹家疙疸起,南至青县赵家洼止,计长四十里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