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陵州

陵州

①北周闵帝元年 (557) 置,治所在普宁县 (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陵州:“因陵井以为名。陵井者,本沛国张道陵所开,故以陵为号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及简阳市、双流县部分地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陵州,治所在仁寿县 (今仁寿县东二里)。贞观元年 (627) 徙治今仁寿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仁寿郡,乾元元年(758) 复为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为陵井监。

②蒙古宪宗三年 (1253) 升将陵县置,属济南路。治所即今山东德州市。至元二年 (1265) 降为陵县,次年复为州,属河间路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陵县。


(1)北周闵帝元年(557年)置,治普宁县(今四川仁寿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仁寿、井研等县。隋大业初改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陵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仁寿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改陵井监。(2)蒙古宪宗三年(1253年)升将陵县置,治今山东省德州市。辖境相当今德州市一带。至元二年(1265年)降为陵县。次年复为州。明洪武初又降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合浦北部都尉

   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(217)置,治所在平山县(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村)。西晋太康七年(286)改为宁浦郡。三国吴置,治平山县(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)。西晋太康七年(286年)改为宁浦郡。

  • 凌河镇

    民国置,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凌河镇。明万历 《安丘县志》 卷5镇店: “城西二十五里曰凌河,有市。”在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部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凌河村,人口1.2万。元代立村,以村

  • 大辛庄商代遗址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东北十六里大辛庄南。1953年发现。后经发掘,发现房址十二座,水井八眼,墓葬四十二座,出土石、骨、蚌、陶、铜器七百余件。历年出土的青铜器中,有斝、觚、盉等酒器,戈、镞等武器

  • 留楚集

    即今河北饶阳县东南二十五里留楚乡。为通武强县孔道。清乾隆 《饶阳县志》 卷上市廛: 东路有 “留楚”。

  • 云母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南齐书·魏传》 载:太武帝“所居云母等三殿,又立重屋,居其上”。此云母殿疑即《魏书·太祖纪》 所载之“云母堂”。

  • 吴起城

    ①在今河南杞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杞县:吴起城,“《志》云:在县东北十里。相传吴起屯兵处”。②即今陕西吴旗县城。1942年于此置吴旗县。

  • 江安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公安县置,为南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。南齐属南平郡。南朝陈复改公安县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汉安县置, 属泸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西二十里新太乡三江村。明曹学佺《蜀中

  • 白水江

    ①即今四川广元市西之白龙江,为嘉陵江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甸氐道:“白水出徼外,东至葭明入汉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白水西北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山。……东南于吐费城南,东南流注汉水。”《元史·宪

  • 武乡县

    ①西晋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 “石勒字世龙……上党武乡羯人也。” 北魏延和二年 (433) 改为乡县。唐武则天时改乡县复置武乡县,属潞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武乡

  • 雾海河

    即今吉林德惠市南之雾开河。为饮马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 ·吉林一》: 雾海河 “在长春厅北九十里,源出吉林”,北流入饮马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