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拉善旗

阿拉善旗

1949年改阿拉善额鲁特旗置,属宁夏省。治所在定远营(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)。1952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区。1954年划归甘肃省。1955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县, 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改为阿拉善旗。1961年分为阿拉善左旗(驻巴彦浩镇)和阿拉善右旗(驻雅布赖镇,1964年迁西南之上井子,今额肯呼都格镇)。


旧旗名。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称阿拉善厄鲁特,三十六年置旗。1949年改阿拉善旗。1950年改阿拉善自治旗。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。1953年改设阿拉善左旗自治区。原属宁夏省,1954年划归甘肃省,仍改阿拉善旗,1956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后,属巴彦淖尔盟。1961年撤销,分设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聂延城

    即乃延城。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。为元产珠地和站赤之一。元 《经世大典》: “通政院钦奉圣旨,咸平府至聂延立十五站。” 即此。即“乃颜城”。

  • 外岔沟镇

   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岸外岔沟村。民国《辑安县志》卷1:“外岔沟门在城西一百一十里。前临鸭绿江,交通便利,杂货商三十余户。商业为全境之冠。”

  • 里河

    即今江苏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 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坝转黄河,谓之外河,不相通。”即今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壩转黄河

  • 洛泽汛

    即今云南彝良县南洛泽河镇。因洛泽河为名。清有外委总驻守。彝语 “洛” 或作 “倮”,意为石头; “泽” 意为伙伴。“洛泽河” 即石头多的河。

  • 圆照寺

    古称普宁寺。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五台山台怀镇北隅显通寺左侧。明永乐初建。宣德年间重建。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佛殿、藏经阁,殿内塑像俱全。寺后塔院有白色喇嘛塔一座,建于宣德九年 (1434),为印度高僧宝利沙

  • 高陌河

    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山县 “梅林河” 条下: 高陌河 “源出县南八十里之白压山,东北会临仙河,而入于官渡河”。

  • 同盟山

    在今河南获嘉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6获嘉县:同盟山“在县东北五里。武王伐纣,与诸侯同盟于此山”。

  • 明月潭

    在今四川达川市东七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0夔州府: 明月潭 “在达县东七里。欲雨有声,晴亦如之,邑人以此占晴雨”。

  • 云陵县

    西汉始元二年(前85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古城村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昭帝“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,发卒二万人起云陵, 邑三千户”。县因此得名。元始四年(4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昭帝置。

  • 委粟关

   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唐水 “出中山城之西如北,城内有小山,在城西侧而锐,上若委粟焉,疑即 《地道记》 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”。又 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唐县: “北有委粟故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