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克苏道

阿克苏道

1914年由原阿克苏道袭置,属新疆省。治阿克苏县(今新疆阿克苏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1915年,且末县由喀什噶尔道改隶本道。1920年,焉耆、轮台、尉犁、若羌、且末划归焉耆道。1928年废。


清光绪八年(1882年)置,治温宿县(今县)。属新疆省。辖温宿、阿克苏、拜城、乌什、库车、沙雅、焉耆、轮台、新平(1914年1月改名尉犁)、婼羌等县。辖区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尔克他乌山、额哈布特山、乌肯山以南地区(且末县除外)。1914年6月袭置阿克苏道,移治阿克苏县(今新疆阿克苏市)。辖县以及今辖区不变。1915年2月且末县由喀什噶尔道划归本道,辖境南部略有扩大。1920年4月焉耆、轮台、尉犁、婼羌、且末五县划属焉耆道,辖区大为缩小,仅保有西北部地区(约当今阿克苏地区)。1924年6月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洚河

   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之清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交河县: 洚河在 “县南五里。亦曰枯洚渠。即阜城县之胡卢河,东北流经此,有南济桥跨其上。又东北五十里为三岔河,滹沱河会流处也。亦曰三汊河”。

  • 昭德镇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改昭德县置,属滏阳县。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降昭德县置,即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。属滏阳县。

  • 昆都仑召

   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昆都仑河右岸。始建于清雍正七年 (1729)。汉名法禧寺。“昆都仑”,蒙古语意为横山口。原有大经堂及殿宇二十三座、藏经塔四座。现存经堂、殿宇十二座。殿堂内原有彩绘和塑像多已不存

  • 水东土司

    即明贵州宣慰司同知宋氏辖地,在宣慰使安氏辖地水西(大部在鸭池河以西)之东,故名。治所在宣慰司城内(今贵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开阳县地,兼领今贵阳市附近地区。崇祯初改流,以其直辖地改置开州。

  • 米利城

    即宋美利城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永宁宣抚司:米利城在“司北八十里。《志》云:其地有大田,饶米谷,无水旱忧。盖昔时蛮所置城也”。

  • 白龙洞

    ①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之南溪山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:白龙洞“在南溪平地半山中。龛有大石屋, 由屋右壁入洞,行半途,有小石室”。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白龙洞。明胡世安《登峨山道里记》:“由牛

  • 莫口县

    十六国前凉置,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南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89: 南凉太初三年 (399),秃发利鹿孤伐凉,“遣其将金树、苏翘率骑五千,屯于昌松、漠口”。即此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南凉置,治今甘肃省

  • 榆社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韩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榆社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: “因县西北榆社故城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,义宁二年 (618)复置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为榆州治,六年

  • 同湖

    在今广东惠阳市(淡水镇)西北潼湖镇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同湖“在归善县西六十里。银瓶、白云诸山之水汇而为湖,北入龙江。春夏之间,弥漫数十里。冬月水落鱼聚, 乡人利之”。

  • 通道县

    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改罗蒙县置,属靖州。治所即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七里县溪镇。元属靖州路。明属靖州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4 年改设通道侗族自治县。1958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