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口县
南朝梁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长江南岸安平乡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,右合阳元水,水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。”西魏废。
南朝梁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长江南岸安平乡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,右合阳元水,水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。”西魏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南车陆乡。原为车勒山卡伦,音转为车陆。清末拟设车陆县于此,未果。
在今福建金门县东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在此设盐课司。
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砻江与金沙江之间,民国梅心如《西康》:沙鲁里山脉“自巴颜喀喇山分出,东南入西康境,为金沙江与雅砻江之分水岭,经巴安、理化两县境,再南为纳拉岭,尽为长江之曲”。在四川省西部甘孜藏
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南新妙镇。清同治 《涪州志》 卷1: 长滩里有 “新庙子场”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 改置新盛镇。1932年改为新妙乡。1985年置新妙镇。
明嘉靖八年 (1529) 置,属清平卫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。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改属平越府。三十五年 (1607) 改为凯里长官司。明嘉靖八年(15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凯里市。属都匀府。清康
亦作塔剌思、塔剌什、塔拉斯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。元刘郁 《西使记》: “二十八日过塔剌寺。” 即此。元为察合台国属地。
北宋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场。(1)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北部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归圩,人口 8000。清乾隆年间建圩,因村民多在牧牛归来才去赶圩,故名
在今河北大名县南旧治乡。北宋政和六年(1073) 移大名县于此。金废为镇。明永乐九年(1411) 复为大名县治。清乾隆二十三年 (1758) 废为镇。
①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岸。②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—奥尔达州卡腊苏格南一带。③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。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
一作盟猪泽、明猪泽、孟猪泽、孟诸泽、望诸泽。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北、虞城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梁国睢阳县: “ 《禹贡》 盟诸泽在东北。” 至唐代,湖泽面缩小。《元和志》 卷7虞城县:“孟诸泽在县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