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阜宁县

阜宁县

清雍正九年 (1731) 置,属淮安府。治所在庙湾镇 (今江苏阜宁县)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在江苏省东北部、废黄河西岸。属盐城市。面积 1443 平方千米。人口105.9万。辖19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阜城镇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析山阳县庙湾镇地置县,以驻海边土埠,安宁无患,名埠宁县,属淮安府。宣统三年(1911年)雅名阜宁县。取“商货阜通,地方安宁”之意得名。1914年属淮扬道,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0年属盐阜区。1949年属苏北行署盐城专区。1952年属江苏省盐城专区,1970年属盐城地区,1983年属盐城市。地处苏北滨海平原。射阳河、苏北灌溉总渠、通榆河、废黄河流经境内。属北亚热带-南温带过渡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蚕茧等。肉鸡、河蟹、蚕茧饲养较发达。工业有机械、水泥、化肥、纺织、服装、造纸、食品、印刷、化学、电力等。特产“阜宁大糕”。204国道经过县城,盐淮公路横贯县境西南腹地,阜益公路斜穿中部。射阳河、串场河通航运。古迹有真武庙、通济桥。纪念地有苏北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及阜宁县烈士陵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克特伊卡伦

    清雍正五年(1727)设,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。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《北徼喀伦考》作“苏克特依”。

  • 利民堡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五十五里利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利民堡,“(明)弘治二年筑,嘉靖二十七年、万历四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。东去朔州六十里,北至老营堡九十里,备兵使者驻焉”。

  • 临沂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临沂庄。东汉改属琅邪国。南朝宋省。东魏武定八年 (550) 复置,属郯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 复置,为沂州治。移治今山东临沂市。大业初为琅邪郡治。唐以

  • 广东布政使司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广东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广州府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等市及其辖地。清改置广东省。见“广东省”。

  • 归德军

    五代方镇名。本后梁宣武军,后唐改名。治所在宋州(今河南商丘县南)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。本梁宣武军,唐改名,治宋州(今河南商丘市南)。北宋初废。

  • 齐乐县

    北周明帝时改齐乐郡置,属齐通郡。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(今四川眉山县西北)。武帝时改为洪雅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明帝置,治今四川省丹棱县东北。属齐通郡。武帝改为洪雅县。

  • 白沙

    ①即今江苏仪征市。为扬子县(治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)滨江沙洲。南齐建武初于此置军戍守。唐至德二载(757)永王璘起兵,其将冯季康奔白沙,降淮南采访使李成式;上元元年(760)刘展据广陵,军于白沙,

  • 萦山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平乐县: “萦山在县南一十里。山有木客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3平乐县: “木客,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: 平乐县萦山多曲竹,有木客形似小儿,歌哭行坐衣服不异于人,而能隐

  • 林亭口镇

   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四十五里林亭口镇。清乾隆 《宝坻县志》 卷6: “最著为林亭口,盖巨镇也。”在天津市宝坻区东部、箭杆河南岸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亭口,人口 3520。据传明成

  • 钟 (鍾) 离县

    ①本春秋楚邑。秦置县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。东汉改为钟离侯国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安帝时改为燕县,为钟离郡治。北齐复为钟离县。隋开皇初为濠州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