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鼓嶂
在今广东龙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 铜鼓嶂 “在县北,又有葫芦峒诸险,皆贼出没处。嘉靖四十五年,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”。
在今广东龙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 铜鼓嶂 “在县北,又有葫芦峒诸险,皆贼出没处。嘉靖四十五年,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”。
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太和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一带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西洱河以北一片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夷语山陂陀为和,故谓太和。”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“赕,汉语府也。”大理废。
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。汉为西河郡南部都尉治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西河郡: “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、埤是。” 师古注: “翁龙、埤是,二障名也。”
一作叙浦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辰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溆浦县。元属辰州路。明、清属辰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。属怀化市。面积3438平方千米。人口84
南宋景定元年(1260)升涟水军置,治所在涟水县(今江苏涟水县)。明洪武初改为安东县。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升涟水军置,治涟水县(今属江苏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。属淮南东路。元废县入州,属淮安
即今陕西靖边县西宁条梁镇。清乾隆二十年(1355)于此设巡司驻守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靖边县西部。面积28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宁条梁,人口 1520。昔村地处一条长满柠条的平梁上得
①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“太姥山”条:七星山“以七石浮立海面如七星而名。嘉靖中,官军尝败倭于此”。②在今台湾省本岛北端,为大屯火山群之最高峰。海拔1120米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
即今四川石棉县南回隆彝族乡。清光绪《越嶲厅志》 卷6: 同治二年 (1863),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困于紫打地 (安顺场),“石达开至洗马姑”,即此。
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在今安徽长丰县南。
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 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 (384),苻坚将李辨等“屯于韭园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(384年)苻坚将李辨等屯军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