钧州
①唐贞观十 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晋宁县西部及易门县地。天宝后废。
②金大定二十四年 (1184) 改颍顺州置,治所在阳翟县 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禹州、新郑二市地。明万历三年 (1575) 以避神宗朱翊钧讳改为禹州。
金大定二十四年(1184年)改颍顺州置,治所在阳翟县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今河南省禹州、新郑二市一带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改名禹州。
①唐贞观十 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晋宁县西部及易门县地。天宝后废。
②金大定二十四年 (1184) 改颍顺州置,治所在阳翟县 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禹州、新郑二市地。明万历三年 (1575) 以避神宗朱翊钧讳改为禹州。
金大定二十四年(1184年)改颍顺州置,治所在阳翟县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今河南省禹州、新郑二市一带。明万历三年(1575年)改名禹州。
又名荔枝园。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妃子园“在州之西,去城十五里。荔枝百余株,颗肥肉脆,唐杨妃所喜, ‘一骑红尘妃子笑, 无人知是荔枝来’谓此。当时以马递驰载, 七日七夜至京,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平海卫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莆禧。清康熙三年(1664) 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莆禧。属平海卫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废。
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仁沱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仁沱场“距城六十里”。
即今广东陆丰县。明嘉靖《惠州府志》卷5:海丰县有东海滘墟。清雍正九年(1731)于此设陆丰县。
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两垭山“在府东北七十里。山岭分峙两垭,路通青川、广、昭等处”。
①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。后废。②1929年改兴京县置,属辽宁省。治所在新宾堡 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)。1945年改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,1954年仍属辽
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二年 (398),慕容宝自石城还龙城,“宝至索莫汗陉,去龙城四十里,城中皆喜”。
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(紧邻胶州市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莒子始起此,后徙莒。”师古曰:“即《春秋》左氏传所谓介根也。”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以计斤邑置,治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。属琅邪郡
清置,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北。
即今安徽濉溪县南孙町镇。旧属宿州,当浍河南岸,道通蒙城县。清光绪《宿州志》卷3:孙疃集“至城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