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钓鱼台 (臺)

钓鱼台 (臺)

①即今北京阜城门外钓鱼台国宾馆。明蒋一葵 《长安客话》 卷3: “平则门 (今阜城门) 外以南十里花园村,有泉从地涌出,汇为池,其水至冬不竭。金时,郡人王郁隐此,作台池上,假钓为乐。至今人呼其地为钓鱼台。”

②亦名炮台咀。即今辽宁兴城市东南钓鱼台镇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 钓台山 “在宁远州东南十五里。钓鱼台在山之东”。

③在今安徽广德县北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7广德州: 钓鱼台 “在州城北二十五里。唐张志和钓鱼于此,因名。台之下渊深莫测,藤蔓绕矶,松篁夹岸,台基尚存”。

④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南。清道光 《济南府志》 卷11 《古迹》 载: 钓鱼台,“ 《旧志》 云,在黑虎泉前面,悬崖高峭,俗传太公垂钓处”。

⑤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高峡山中,与栏柯山相对峙,夹束江流,为峡山中最湍急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大江 “每淫雨,则江涨暴至,且为羚羊峡所束,郊原皆溢。谚曰: ‘水浸钓鱼台,上下不通来’。钓鱼台者,峡中山也”。

⑥又作钓鱼屿。即今台湾东北海中之钓鱼岛。黄叔璥《台海使槎录》: “山后大洋北,有山名钓鱼台,可泊大船十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提店

    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十二里金店镇。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于此筑金提堡。

  • 竹瓦寺

    即竹洼寺。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。清末刘赞廷《察隅县志略》:由鸡贡“东北行,七十里至竹瓦寺宿”。即此。

  • 飞熊卫

    明洪武十一年(1378)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北五十里。后废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北。属定远县。后废。

  • 大程集

   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。1941—1950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涟东县治此。

  • 古磡洞

    即今广西凌云县治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泗城州移治于此。清乾隆三年(1738)置凌云县。

  • 就李

    即御儿。又名语儿乡。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崇福镇东南。《越绝书 ·记地传》: “语儿乡,故越界,名曰就李。”古邑名。又作檇李、醉李。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南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“柴碎亭到语儿、就李,吴

  • 小赤水

    一名灌水。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小赤水即《山海经》之灌水也,水出石脆之山。北径萧加谷于孤柏原西,东北流与禺水合……又北注于渭。”《寰宇记》卷29华州郑县:“灌水一名小赤水,今名高谷水。”

  • 冯家峪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八十里冯家峪镇。明、清皆设堡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“马峪关南有冯家峪堡。”集镇名。在北京市密云县西北部、白马河西岸。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780。据传,宋、辽在附近交战,宋军

  • 弇山园

    在今江苏太仓市隆福寺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 弇山园 “明王世贞筑。中叠三峰。曰上弇、中弇、下弇,极园亭林木之胜”。王世贞所著书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。后人又以 “弇山” 为太仓别称。

  • 峦冈山

    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平夷卫: 峦冈山 “在卫东八里。山高耸,雄视万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