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鄱阳湖

鄱阳湖

古称彭蠡泽、彭泽。在今江西北部,跨南昌、进贤、余干、波阳、都昌、星子、德安、永修诸县,为赣江、修水、鄱江、信江等河的总汇。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3饶州: 鄱阳湖 “湖中有鄱阳山,故名鄱阳湖。其湖绵亘数百里,亦名彭蠡湖”。自西汉以后,江北彭蠡泽逐渐向南扩展,形成今日之鄱阳湖。


古称彭蠡泽、彭泽、官亭湖。在江西省北部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湖中有鄱阳山,故名鄱阳湖。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鄱阳湖“自隋以前,概谓之彭蠡,炀帝时,以鄱阳山所接,兼有鄱阳之称。”由古代地跨长江两岸的彭蠡泽解体后,演化、变迁而成。中国最大的淡水湖。面积2933平方千米,湖面海拔21.7米,最大水深29.19米,蓄水量149.6亿立方米。汇赣江、抚河、信江、修水、鄱江五河来水。洪枯水位时,湖面面积相差很大。呈现“洪水一片,枯水一线”的特殊地理景观。是长江中游重要蓄洪场所。湖内岛屿41个,面积103平方千米,其中最大的莲湖山岛面积41.6平方千米。对鄱阳湖水系有蓄洪、滞洪作用,并富灌溉、航运之利。湖面开阔,沼泽湿地发育,鱼类、鸟类(280余种)资源十分丰富,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盛产鱼、虾、莲、芦苇等。湖滨有著名的庐山,为避暑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栖真岩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 栖真岩 “上容千人,内一窍通明出泉,可灌田”。

  • 雍奴县

    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(杨村) 西北土门楼村。西晋属燕国。北魏移治今武清县西北旧县村,为渔阳郡治。北齐属渔阳郡,隋开皇初属幽州,大业初属涿郡。唐属幽州,天宝元年(742) 改名武清县

  • 得胜湖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十里。旧名率头湖。一作缩头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军: 得胜湖 “张荣、贾虎率山东强壮号义军,由梁山泊与金人转战至于承楚,师皆舟舰。时虏监军挞辣在泰州,义军劫之,虏浸苦之。荣等亲统

  • 大勐统

    旧作猛垌。即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街,为勐统乡驻地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傣语“勐统”意为口袋形的地方。

  • 明堂

    ①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建,在今山东泰安市东。《汉书·武帝纪六》: “秋,作明堂于泰山下。”②帝王宣明政教、祭祀祖先神灵的建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5:“周明堂,明堂所以正四时,出教化,天子布政之宫

  • 海棠关

    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海棠镇。

  • 南澳山

    在今广东南澳县南澳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饶平县: 南澳山在 “县西南二百里大海中,去福建元钟澳口约三十余里。形如笔架,周二百余里。内三澳,曰青、曰深、曰隆,即长沙海尾。延袤三百里,田地沃饶,

  • 南单台 (臺)

    即鹿台。在今河南淇县治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 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‘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,遂分天之明。’ 南单之台,盖鹿台之异名也。”

  • 阴岛

    即今山东青岛市西北胶州湾内红岛。清道光《胶州志》总图有“阴岛”。民国《胶澳志》卷2:“阴岛在胶州湾内,岛之东南端距湖岛子约四海里,岛之东北端距女姑口约三海里。北面多盐田,可通陆地,形成半岛。地势平坦,

  • 颐和园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北万寿山麓。原为帝王行宫苑囿。金贞元元年 (1153) 完颜亮设为行宫。明弘治七年 (1494) 在瓮山下修建圆静寺,正德年间又建好山园。清乾隆十五年 (1750) 改名清漪园。咸丰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