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奇特谷
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(楼) 板村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。光绪《归绥识略》: 鄂奇特卡伦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,距哈喇沁二十里”。
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(楼) 板村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。光绪《归绥识略》: 鄂奇特卡伦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,距哈喇沁二十里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栾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柏乡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柏乡县: “遥取古柏乡,县以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属赵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省入高邑县,元祐初复置,属庆源府。
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六十里木黄镇。1934年10月,任弼时、王震、肖克率领的红六军团与贺龙、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在此会师,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。今木黄镇西北隅将军山西麓有“中国工农红
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杨家港“沙田多高,旧有港,久淤。万历三十八年,县令李官疏浚,民得灌溉之利”。今已淤废。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(杨舍镇)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南宋乾道六
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十年 (1183),“命秀州发卒浚治华亭乡鱼祈塘,使接淞江太湖之水; 遇旱,即开西闸堰,放水入泖湖,为一县之利”。
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。
在今四川冕宁县北。《新唐书·两爨传》:贞元间,韦皋兵与两林大鬼主苴那时“大破吐蕃青海、腊城二节度军于北谷”。即此。又称台登谷(《资治通鉴》)。今四川省冕宁县安宁河及其上游柯别河河谷。《蛮书·云南界内途
①即今云南富民县东螳螂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富民县:安宁河“在县西南(按,应为县东)。《志》云,河出安宁州入县界,又经罗次县,为沙摩溪。至禄丰县,为大溪。至易门县,为九渡河,流入元江府界”。②古名孙
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石人湾沟,为大黑河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 归化城六厅》:黑河“折而南合东来之哲尔德河,始名伊克土尔根河”。
今广西金秀、荔浦、平乐三县境内的荔浦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平乐县: 荔水在 “府西四十里。自修仁县流经荔浦县,又东北流入界,至府西七里曰荔浦江口,入于漓”。
即今广东信宜县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信宜县:陈锦在“县东四十五里。又名东镇”。1952年信宜县迁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