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郿县

郿县

①战国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右辅都尉驻此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(445) 改名平阳县。西魏改为郿城县。北周天和三年 (568) 改为周城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) 复改渭滨县为郿县,属岐州。治所不变。三年属扶风郡。义宁二年 (618) 为郿城郡治。唐武德三年 (620) 移治今眉县,属稷州。七年改属岐州。至德后属凤翔府。金贞祐四年 (1216) 属恒州。元初升为郿州。至元元年 (1264) 复为县,属奉元路。明还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64年改为眉县。

②南朝宋侨置,属扶风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境。梁废。


古旧县名。战国秦置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。西汉属右扶风,为右辅都尉治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改为平阳县,西魏改为郿城县,北周天和三年(568年)废入周城县,移周城县治于此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渭滨县,大业二年(606年)复改为郿县。仍属扶风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移治今眉县。属岐州,后属凤翔府。元属奉元路。明、清仍属凤翔府。1964年改名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宝水

   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上林县: “宝水在县西南十五里。有陂堰可溉田。”

  • 三合堡

    在今广东廉江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三合堡“在石城县东北五十里。明成化七年建,有官兵防守”。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廉江市北三合。明成化七年(1471年)建,有官兵防守。(2)集镇名。在吉林省梨树

  • 多罗山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务川县:多罗山“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,又西一里有山羊岩,皆高胜”。

  • 北蔡村

   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二十八里北蔡村乡。清设把总驻所。

  • 那楼营

    在今广东廉江县西南青平镇之息安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那楼营“在县西八十里。旧在县西北,嘉靖中迁于息安驿”。

  • 承德府

    清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改热河厅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,汤河流域以东,内蒙古西拉木伦河、西辽河以南,辽宁松岭山以西地。清末略缩。1913年废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

  • 刘堤圈村

    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北四十里刘堤圈村。民国《夏邑县志》卷9《兵事》:咸丰三年(1853)八月,捻军自归德府境入夏邑县,清兵“追至刘堤圈”。

  • 广惠寺

    ①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》:广惠寺“在正定县东南。一名华塔寺。《旧志》:唐贞元中建。本朝乾隆十五年,高宗纯皇帝圣驾自河南回銮,有《登正定广惠寺多宝塔御制诗》,并考据寺碑,知寺

  • 廖田铺

    即今湖南衡南县 (驻衡阳市) 东南八十里廖田镇。清属清泉县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清泉县图: 衡州府东南有廖田铺。

  • 邻州

    亦作潾州。南朝梁大同三年(537)置。治所在邻山县(今四川大竹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、邻水等县地。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 八年(625)废。又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