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郾城县

郾城县

隋开皇五年 (585) 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十六年 (596) 为道州治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道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豫州。开元十一年 (723) 移治今郾城县。后属许州。北宋属颍昌府。金属许州。清属许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在河南省中部。属漯河市。面积943平方千米。人口91.9万。辖1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周、春秋为胡国地。战国为郾邑。西汉置郾县,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城西南古城村,属颍川郡。东汉、三国魏、晋因之。东晋废。隋开皇五年(585年)置郾城县,属许州。明《嘉靖许州志》:郾城县“本古郾子国,故名”。唐开元十一年(723年)因遭水患,郾城县徙治溵水北(即今郾城县城),属豫州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置溵州;长庆元年(821年)废溵州,县属许州。宋属颍昌府。金属许州。元、明、清因之。1913年属豫东道,1914年属开封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许昌专区。1960年废郾城县入漯河市,1961年复置郾城县。1969年属许昌地区,1986年属漯河市。地处黄淮平原,颍河、沙河、澧河、汾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花生、烟叶、油菜籽等。有轧辊、啤酒、化肥、造纸、水泥、化工等厂。京广、漯宝、漯周等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、洛界、漯叶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许慎墓、傅庄遗址、文庙大成殿、召陵故城、彼岸寺经幢、化身台、凌云台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拉珲河

   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大通县:“乌拉珲河西流,汇为二泊,曰三捷泡,曰二龙潭,泊旁地肥饶。”

  • 南苏城

    高句丽置,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。《晋书· 慕容皝载记》: 东晋咸康七年(341),“慕容恪攻高句丽南苏,克之,置戍而还”。又 《新唐书· 高丽传》: 贞观二十一年 (647) 三月,征高丽,李

  • 斛僰和山

    在今四川盐源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盐井卫: “西有斛僰和山,产金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一》: 斛僰和山 “在盐源县西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山在盐井卫西三十里”。

  • 老边站

    清置,即今沈阳市西北六十里老边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第一站“在奉天府城内。又西六十里至老边站,亦名旧边寨”。

  • 静封镇

    北宋置,属奉符县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四十里。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、瀛汶河西岸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泰安州奉符县有太平、静封二镇,即此。

  • 寿水

    洞过水支流。在今山西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寿阳县:寿水“县南二里。有二源并导合流,至县西南十里,合于黑水”。南注洞过水。

  • 安东城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,凤仪镇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赵州:安东城在“州东二里。《滇略》云:蒙氏安东将军李专珠所筑”。

  • 白羊庄

    即今河北易县西北白羊乡。明弘治《易州志》卷4乡社:白羊社在“城西北二十里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易州图:北有白羊庄。

  • 洋川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洋州置,治所在西乡县 (今陕西西乡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、西乡、镇巴、佛坪等县地。天宝十五年 (756) 移治兴道县(今陕西洋县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洋州。北魏晋明

  • 宜山县

   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,属莫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。后周显德六年 (959) 废。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改义川县置,属丹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。元属延安路。明、清属延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