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章山
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平江县: 道章山 “四峰高耸,秀出群山,周围磊山如城,人多避盗于此”。
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平江县: 道章山 “四峰高耸,秀出群山,周围磊山如城,人多避盗于此”。
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六十二里芦洪市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永州零陵郡有芦洪戍,即此。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即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。唐时置戍于此。
即瑷珲。旧城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东江东六十四屯界内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另筑新城,在今黑河市南爱辉镇。清方式济《龙沙纪略·方隅》:“艾浑,在墨尔根东三百四十里,距五站。一名艾浒,言可畏也。镇城在黑
一名仙游山。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9福州仙游县:仙游山“在县西二十里,县因以为名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7兴化府:九座山“在仙游县西北。山有九峰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 山川:九座山“即
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永丰县: 慵岭在 “县南二百里。岭路崎岖,登陟甚艰”。
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下菰城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郡国志》云:“古乌程氏居此,能酿酒,故以名县。”东汉属吴郡。三国吴为吴兴郡治。东晋义熙元年(405)移治今湖州市城区。隋仁寿二年(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七十里云谷山,接武夷山市界,与西山对峙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芦峰山“山高万仞,四围峭削,绝顶平坦。宋乾道中,朱子更名曰云谷,筑草堂读书其下。有记”。
南朝宋末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。梁普通六年(525)于郡置难江县。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南朝齐置,在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巴中市以北地区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隋昌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。天宝元年 (742)改名陉邑县。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益州 (后属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长寿二年 (6
哈剌和林的简称。突厥语 “黑砾石” 之意。为蒙古国国都。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载: “和宁路始名和林,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。”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(1220
一作荧州。北周改豫州置,治所在虎牢 (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、荥阳、中牟、新密、新郑、原阳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改为郑州。(荥xíng) 北周平齐北豫州置,治成皋县(今河南荥阳市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