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远镇

通远镇

①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六十里通远街。旧为往来孔道。明、清均置驿丞于此。

②北宋政和元年 (1111) 废通远县置,属朱崖军。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间。政和六年 (1116) 改为通远砦。


(1)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之间。后废。(2)今镇名。在陕西省高陵县北部偏西。面积31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通远坊,人口3820。镇以驻地名。元代已称通远。明代又称通远坊。清初设镇。1950年设通远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养鸡业、建筑业较盛。有食品、压板、农机等厂。有清建天主教堂,西北有灰堆坡仰韶文化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舍城水

    即今海南琼山市东之南渡江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舍城县 “以舍城水名”。

  • 焦陵陂

    又名椒陂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焦坡集一带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“ (润水) 又东,积而为陂水,东注焦陵陂。”

  • 青溪山

    在今湖北南漳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》 “青溪山” 条引 《荆州记》: “临沮县有青溪山。晋郭璞为临沮长,尝游于此,赋游仙诗。”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。晋郭璞曾游此。

  • 拜察山

    又名白岔山。或作奔盏山。蒙古语意为神山。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、隆化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交界处。为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源地。

  • 网湖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网湖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网湖“在兴国州东五十里。《州志》,良荐港北流二十里入门枋湖,又东北流四十里入网湖。南塘湖东流五十里入网湖。网湖汇诸流入长湖”。在湖北省阳新县东。系沉溺河谷

  • 上关县

    1947年11月当地解放后由陕西山阳县和湖北郧西县析置,治漫川镇(今陕西山阳县南漫川镇),后迁上津镇(今湖北郧西县西上津镇)。1948年废。旧县名。豫陕鄂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陕西省山阳县和湖北省郧西

  • 临城河

    一名双河。即今安徽青阳县东之青河。为青通河支流。源出县南分流岭,北流至县城东入青通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青阳县: “南有临城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青阳县: 临城河 “在县南。《志》 云,大通河之别

  • 葫桥镇

   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南葫桥。清道光 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“葫桥镇四保,县西十里。”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江阴县西南有 “葫桥镇”。

  • 偏桥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施秉县。万历间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在今贵州省施秉县。属湖广都司。地控黔、楚通道,驻

  • 庙滩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忠孝滩。1935年命名为庙滩。1947年改名忠孝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