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远安县

远安县

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高安县置,为汶阳郡治。治所在亭子山下(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)。隋大业初属夷陵郡。唐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,成化四年(1468)移治东庄坪(今远安县)。崇祯末移治鸣凤山(今远安县西南)。清康熙初还治今远安县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属荆门州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中部偏西。属宜昌市。面积 175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5万。辖6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鸣凤镇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置远安县,属峡州。据清同治《远安县志》,因其近瑶而远离京城得名,意为“邻近少数民族,距京城远,愿安宁相处”。《郡县释名》湖广卷上:远安县“以其地近瑶而远置之,故云远安”。隋开皇七年(587年)属夷陵郡。唐属峡州。元属峡州路。明属夷陵州。成化四年(1468年)迁治今县东,崇祯十三年(1640年)迁今治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属荆州府,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属荆门直隶州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宜昌专区,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,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。1970年属宜昌地区,1992年属宜昌市。地处鄂西山地东部边缘,西部属大巴山余脉,东部属荆山,中部为沮河河谷平原,西北部有断江河,沮河纵贯中部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,特产蚕茧、茶叶、木耳、核桃等。为湖北省茯苓、天麻重要产区。垭丝、鹿苑茶为地方名产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磷、铜等。工业有采矿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轻纺、食品等。保宜、荷当公路在境内交会。名胜古迹有鸣凤山、回马坡、鹿苑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浩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 “文德巡司”条:“大浩巡司在县东北归仁乡,元至正末置,明洪武十五年裁。”

  • 天露山

    即天路山。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新州新兴县“有天露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7新州:天露山“在州东南二十里。高甲于诸山之上,神祠有巨石焉。泉出其旁,深丈余,鱼牣于中。山上有岱山寺”。古称天

  • 束鹿岩

    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束鹿县:束鹿岩“在县(治今辛集市东南新城)北,外隘内广,可容千人。一名三邱古洞。县盖以此岩名”。

  • 巴塘宣抚司

    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巴塘县。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巴塘, 西番语。巴、乳牛也。地为广甸,多牛群孳乳处,故名。”另据1986年版《巴塘县地名录》云:“巴塘”藏语意为

  • 三峡桥

   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。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万历中,“连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(1)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。南宋

  • 大王峰

    即天柱峰。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武夷一曲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6《地理志·山川》崇安县:大王峰“一名天柱峰。昔有张真人坐逝于此山,亦号仙蜕岩”。又称天柱峰。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九曲溪口,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

  • 白泥

    即今贵州余庆县(白泥镇)。元设白泥等处长官司,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白泥长官司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与余庆长官司合并设置余庆县,治白泥。二十八年征播之役,湖广总兵陈璘军次白泥,杨应龙子朝栋率众

  • 文溪

    ①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江山港上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文溪“在县西三十五里。出县南九十里石鼓山,又合四境群山之水,汇为一溪,北流入常山县”。②即今福建连城县南之文川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连城县:文

  • 华阳川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县南。唐李虞曾隐居于此。古水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南。唐李虞曾隐居于此。

  • 东瀛

    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如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俞樾编选日本诗集题为《东瀛诗记》,也称日本为东瀛。指东海。唐刘禹锡《汉寿城春望》:“不知何日东瀛变,此地还成要路津。”清也称日本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