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渠
在唐东都城西南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载:谷渠“渠在雒水之北, 自苑内分谷水东流,至城之西南隅入雒水”。
在唐东都城西南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载:谷渠“渠在雒水之北, 自苑内分谷水东流,至城之西南隅入雒水”。
在今浙江义乌市东东阳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兴济桥在“县东三里,跨东江上。旧有浮梁,宋庆历三年县令薛扬祖更造石桥,号薛公桥。自是以后屡圮屡建,成化十八年重建,改今名”。
在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鹤庆军民府: 松桂台 “明初傅友德征佛光砦,常屯兵于此”。
即今湖北郧西县南三十里天河口镇。清同治《郧阳府志》卷2《市集》:郧西县南乡有“天河口”。
亦曰东泰山。在今山东临朐县南九十里,与沂水县接界。《周礼·职方》:“正东曰青州,其山镇曰沂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:“按郑康成《周礼注》:沂山为沂水所出。今沂水实出沂水县雕崖山,其流北去此山尚五十
又名善因镇。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斜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:陈阜镇“在靖江县东三十里。旧名斜桥。商民辏集,分兵防守”。
①南宋置,属严道县。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: 金沙镇 “相传章宪明肃刘皇后生于此”。②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。1949年南通县迁治于此。1993年改设通州市。(1)在江苏省
清初置,在今四川自贡市。管自流井与贡井等处盐产区井灶。道光 《荣县志》: “清初,自流与贡井向系一厂,名富义。自雍正八年分贡井属荣县。”
又作窝肯河、倭河江、倭坑河。即今松花江支流倭肯河。在黑龙江东部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翁锦河 “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。源出阿勒哈窝集,西北流入混同江”。
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虞城县: 孟诸台 “县境古孟诸之地也。台因以名”。
在今甘肃榆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金县:连达沟“在县北十五里。皆由浩亹以达于河”。《清一统地·兰州府一》:浩亹河“又连达沟在(金)县西北十里,两沟相接,故名。亦入浩亹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