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陵

西陵

①战国楚邑,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楚顷襄王二十年(前279),“秦拔��、西陵”,即此。

②三国魏武帝陵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临漳县“讲武台”条载:“(曹)操有疑冢,凡七十二处,在漳水上, 自讲武城外,森然弥望,高者如小山,布列直至磁州而止。”

③即蒋陵。俗名松陵冈。又名孙陵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,钟山南麓。《晋书·成帝纪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, 苏峻与卞壶曾“战于西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上元县:西陵“吴大帝葬焉,亦曰孙陵”。

④清代皇陵墓群之一。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。清乾隆时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, 自此清皇陵有东、西陵之分。西陵有泰陵(雍正)、昌陵(嘉庆)、慕陵(道光)、崇陵(光绪)四帝陵及后妃、王公、公主陵寝等,陵区四周层峦迭嶂,形势高爽,山水相间,今为京西游览胜地。

⑤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:“浙江又径固陵城北,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, 言可以固守, 谓之固陵,今之西陵也。”《宋书·竟陵王诞传》:“诞遣参军刘季之与(顾)彬之并势, 自顿西陵, 以为后继。”即此。唐李绅有《渡西陵十六韵》诗。五代时钱镠改名西兴。


(1)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顷襄王二十年(前279年),“白起拔楚西陵”,即此。《括地志》谓在今湖北省新洲县西,《水经注·江水》谓在今湖北省蕲春县西。当误。(2)本名固陵,即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。南朝宋设西陵牛埭,即此。(3)即晋西陵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笼山(今北极阁)之阳,相对于钟山之阳的晋东陵,故名。东晋元、明、成、哀四帝葬此。(4)即“清西陵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忽剌河卫

    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五林河流域。后废。即穆哈连河卫,又作穆湖埒河卫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今地不详。辖区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五合林河流域。后废

  • 昆吾亭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武帝广开上林,南至宜春、鼎胡、御宿、昆吾。”晋灼曰: “昆吾,地名也,有亭。” 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6: “昆吾亭,在县境,汉宣帝霍皇后葬亭之东。”在今陕西

  • 沙冢镇

    北宋置,属聊城县。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沙镇。

  • 岫岩县

    1913年改岫岩州置,属奉天东边道。治所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。金王寂 《鸭江行部志》: 磨石山 “予恶其名不佳,欲改之曰竟秀岩”。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。后取岫与秀同音,故改为岫岩。1929年属辽宁

  • 古羊河

    亦作汎水。即今湖北谷城县西之北河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汎水,“《旧志》:古羊河,源出房县滴水岩,名八渡河,东北流至石花街,名古羊河。又东一百里至(谷城)县城东北,折而南,会南河入汉水”。

  • 阳乡县

    西汉置,初为侯国,后改为县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。东汉废。

  • 森屏滩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银屿。在珊瑚岛及全富岛东北。为一小沙洲。中国渔民向称银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。1947年改名森屏滩。因明黄森屏使婆罗,故名 (一说黄森屏为马来西亚传说人物,或为王三保、

  • 地平县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改狄平县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。《寰宇记》卷140嘉川县:地平县“取天成地平之义”。六年(624)为静州治。贞观十七年(643)属集州。永泰元年(765)改

  • 表忠观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龙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“宋熙宁中赵抃建,祀吴越钱氏诸王。” 元废,明嘉靖中改建钱王祠。

  • 仰天山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临朐县“大岘山”条下:“县西南七十里又有仰天山。山有黑龙渊及白云、罗汉二洞,极幽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