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安县

西安县

①西汉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。元始元年(1)封东平思王孙汉为侯邑。东汉属齐国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 载:东汉建武五年(29),“张步都剧,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”。南朝宋属齐郡,移治今临朐县西南十里西安店。北齐废。

②东汉建安中,孙权分海昏县置,三国吴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武宁县西石渡乡西安村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名豫宁县。

③西晋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香山附近。隋开皇十八年(589)改为光安县。

④东晋永和三年(347)后改都唐县置,属兴古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南齐改西中县。

⑤隋开皇四年(584)置,属协州。治所约在今云南大关县东南十六里双河场。大业初废入开边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天宝后废。

⑥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山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南境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建初县。

⑦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,为衢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衢州市。元为衢州路治。明、清为衢州府治。1912年改名衢县。

⑧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,属海龙府。治所今吉林辽源市。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1945年属辽北省。1947年改名北丰县。1949年复名西安县,属辽东省。1954年属吉林省。1956年改名东辽县。1969年撤销,并入辽源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桓台县东。属齐郡。东汉建武五年(29年),张步弟蓝弃西安走剧,即此。建武十一年属齐国。东汉末属齐郡。北齐废。(2)东汉建安中分海昏县置,治今江西省武宁县西石渡乡西安。属豫章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名豫宁县。(3)西晋置,治今越南河静省香山附近。属九德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光安县。(4)东晋置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。南朝齐改名西中县。(2)古旧县名。(1)唐咸通中改信安县置。治今浙江省衢州市境。为衢州治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移治今衢州市。元为衢州路治。明、清为衢州府治。1912年改名衢县。(2)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置,治今吉林省辽源市老虎嘴村。属海龙府。次年移治今辽源市。原属奉天省,1929年改属辽宁省。1947年划归辽北省,更名北丰县。1948年城区改设西安市(1952年改辽源市)。1949年北丰县复改西安县,1956年改名东辽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奥里迷站

    明初改元奥里米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西十八里敖来河滨奥里米古城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奥里迷站。

  • 置口戍

    在今陕西凤县西南。《金史·章宗纪》:泰和六年 (1206),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降,右监军遣兵趣凤州,完颜纲遣 “张仔会吴曦于兴州之置口”。即此。

  • 直辕

    春秋时要塞。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武胜关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吴伐楚,楚司马戌建议 “还塞大隧、直辕、冥厄”。古关名。即南北朝时义阳三关中的黄岘关,今罗山县西南九里关。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豫、

  • 周公台 (臺)

    在鲁城中部偏东,今山东曲阜市东北周公庙村北高地上。《水经· 泗水注》: 季武子之台 “西北二里有周公台,高五丈,周五十步。台南四里许,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》 “周公台” 条引 《

  • 六横山

   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部之六横岛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定海直隶厅:“又六横山西对前仓嘴,牛鼻山扼其中。”

  • 唐河堤

    在今河北肃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肃宁县: 唐河堤 “在县南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县西接保定府蠡县界二十里,堤起自蠡县之三岔口,东至韩村张王口,回曲五十余里,口岸凡十八处”。

  • 扎哈苏淖尔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,额尔齐斯河西岸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额尔齐斯河“既会布昆,北流径札哈苏淖尔东。扎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,南北相去里许,两淖尔间置卡伦”。

  • 黄庄

    ①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 韩姑娘率领大刀会于此攻占教堂。②即今河南嵩县东南三十六里黄庄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闰五月,“贼聚黄庄”。(1)古地

  • 大虹桥镇

   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二十四里大虹桥乡。清道光《武陟县志》卷8:集镇有大虹桥。

  • 怀安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怀安镇。宣德后属万全都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改为怀安县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于故怀安县置,治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怀安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