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宁市

西宁市

1945年于西宁县置,为青海省会。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。


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谷地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597.30 平方千米(市辖区342平方千米)。人口180.9万(市辖区78.8万)。辖城东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4区和湟源、湟中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。东汉建安年间置西都县,为西平郡治。三国魏袭之。东晋隆安三年至元兴元年(399—402年),南凉一度迁都西平。唐仪风三年(678年)置鄯城县。北宋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称青唐城。元符二年(1099年)以青唐城置鄯州,崇宁三年(1104年)改为西宁州。西宁,取“西陲安宁”之意,另说“西宁”为“西零”的谐音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置西宁卫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为西宁府,并置西宁县,为治所。1913年废府存县,置西宁道,属甘肃省。1926年废道,改设西宁行政长官。1928年属青海省。1945年设西宁市(县级)。1956年升为地级市。四周丘陵环抱,北依达坂山,南邻拉脊山,湟水自西向东流经市区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工业有冶金、机械、化工、建材、毛纺、畜产品加工等。有从柴达木涩北气田起,经西宁到甘肃省兰州市的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。有青海大学、青海师范大学、青海医学院、青海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。是青藏(在建)、兰青铁路和青藏、甘青、青新、青康公路的起讫点。有西平高速公路。民航班机可通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乌鲁木齐、广州、成都等地。名胜古迹有东关清真大寺、北禅寺、虎台等。南郊凤凰山下烈士陵园建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山台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西南双山堡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1《阿台阿革列传》:“(阿革)与酋长讨花,拥一百六十余骑,从三山寨堡双山台入, ……汉出兵追逐。”即此。

  • 大石站

    元置,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南大石。

  • 九溪河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普定卫:九溪河“溪流九曲,萦回而东。即威清卫(今清镇市)的澄河之上源也”。

  • 九折岩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。《清一统志》引咸淳《临安志》:玲珑山“两山屹起,盘曲凡九折,上通绝顶,名九折岩”。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,盘曲凡九折,故名。宋苏轼《登玲珑山》诗:“三休亭上工延月,九折

  • 杯山镇

   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六十里城山乡。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,属新淦县。寻废。明洪武初复置,设巡司,万历中移建县东之蓝桥。崇祯中复还旧所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作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作柸山。

  • 峻极关

    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,与山西左权县交界处,位于摩天岭之颠。为晋豫交通要径。清乾隆 《武安县志》 卷4: “摩天岭在县西北九十里,……岭颠为峻极关。”

  • 泉州卫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废。

  • 常道乡

    又称常道城、苌道城。在今河北省廊坊市西。三国魏甘露二年(257年)燕王宁之子璜被封为常道乡公,北魏孝文帝封宇文英为常道乡公,皆即此。

  • 资阳县

    北周武成二年 (560) 于资中县故城置,为资州资阳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资阳市。《元和志》卷31资阳县: “因资水为名。” 隋开皇三年 (583) 为资州治。大业初属资阳郡。唐属资州。元省入简州。明洪武

  • 三利溪

    在今广东潮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州府海阳县:三利溪“在府城西。导濠水西历潮阳、揭阳二县,回抱曲折,殆将千里,而后入海。三县利之,因名。……《通志》:三利溪,宋元祐间浚,明正统以来,日就湮塞,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