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三关
指阳平、白水、仙人三关。汉中西面之险,以三关为最。按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,古阳安关地。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。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宁羌州 “白水关”条谓: “吴贺邵尝言,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。” 又引张萱 《汉南纪》: “蜀有阳平关、白水关、江关,是为三关”,此指白马之阳平及白水、瞿塘为三关。
指阳平、白水、仙人三关。汉中西面之险,以三关为最。按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,古阳安关地。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。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宁羌州 “白水关”条谓: “吴贺邵尝言,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。” 又引张萱 《汉南纪》: “蜀有阳平关、白水关、江关,是为三关”,此指白马之阳平及白水、瞿塘为三关。
明嘉靖末筑,属宁洋县。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新桥镇城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 龙岩州》: 城口隘 “在宁洋县东五十里,接大田县。……今有城口桥”。明嘉靖末年修筑。在今福建省宁洋县东北。
即今云南华宁县东三十四里盘溪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宁州 (今华宁县) 东有婆兮乡。
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十五里马邑村。《寰宇记》卷44沁水县:“马邑城置在山上,县东二十里。《史记》:白起与赵括相战于长平之时,筑此城养马。其处峻险,南临小涧,北拒大川。”②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三十三里马邑村
唐贞观初置,属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。七年 (633) 属龚州。十二年 (638) 废入平南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。属燕州。七年(633年)改属龚州。十二年废。
亦作梅河镇。即今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南兴隆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宁古塔城北“六十里乜河大屯。靖边军营及卡伦驻此。有牡丹江渡口,北通头道卡伦,东北通二站等路”。
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富田乡文家村鹜湖大坑。文天祥(1236—1283),字履善,一字宋瑞,号文山,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南宋宝祐四年(1256)进士。历任刑部郎官,知瑞、赣等州。积极主张抗元。后任右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北。六年 (623) 废入严道县。
即今江西上高县东北泗溪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4: 上高县东北有泗溪墟。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小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 惠安县“獭窟山”条下:“又小岞山,在净山东十里。北对黄崎山,南控大岞山,邑境诸山之东趋于海者,至此三山而止。”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小岞巡司于此。清初废
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溶江北岸福禄乡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怀远县图: 西北有福禄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