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氏
春秋部落。后灭于楚。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(今名东、西村)。《左传》: 成公六年(前585),“蛮氏侵宋”。又,昭公十六年 (前526)一月,“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,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,遂取蛮氏”。
春秋部落。后灭于楚。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(今名东、西村)。《左传》: 成公六年(前585),“蛮氏侵宋”。又,昭公十六年 (前526)一月,“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,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,遂取蛮氏”。
十六国前凉张骏置,治所在大夏县(今甘肃广河县西阿力麻土乡古城)。后废。北魏皇兴三年(469)复置,后又降为大夏县。前凉张骏析武始、晋兴、广武三郡置,治大夏县(今甘肃广河县西北)。以大夏水得名。辖境约当
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围定镇西北古模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定州:建水巡司“治建水乡,后迁县东南古模村,又迁高要县白坭村,寻复还白模”。在今广东省罗定市东。明初于此置建水巡检司。
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南长江中。 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㴜洲 “在枝江县东六十里。 㴜洲之尾曰灞洲”。
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3静江府: 鉴山 “旧名镜山。在阳朔县西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阳朔县 “阳朔山” 条下: “鉴山在县西南,亦曰西山,城环其上。”
①1949年由阿巴哈纳尔左翼旗与阿巴嘎左翼旗、浩齐特右翼旗合并置,属锡林郭勒盟。驻贝子庙(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)。1952年撤销,并入西部联合旗。②1949年由乌珠穆沁左旗、乌珠穆沁右旗及浩济特左旗合并
又作骆丹、骆驼、落俎。唐北室韦九部之一,属室韦都督府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(东) 岸结雅河下游。《新唐书·室韦传》: 室建河(指黑龙江) “南有蒙瓦部,其北落坦部”。
①一名南廉水。即今广东廉江市西九洲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吴川县: 幹水 “从廉州大廉县界来,合廉江”。②又名合浦江。即今广西合浦县北之南流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0廉州: 廉江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
西汉置,属六安国。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。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属安丰郡。东晋末废。南朝梁复置,属新蔡郡。北齐改为固始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县,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孔蓼为蓼侯于此。治今河南省固始县
又作藤充。唐南诏置,为软化府治所。在今云南腾冲县西郊西山坝。
唐总章三年(670)置,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唐总章三年(670年)置,治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属戎州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