蛟河县
1939年伪满改额穆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蛟河市。1989年改设蛟河市。
旧县名。1939年改额穆县置,治今吉林省蛟河市。1989年撤销,改设蛟河市。
1939年伪满改额穆县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蛟河市。1989年改设蛟河市。
旧县名。1939年改额穆县置,治今吉林省蛟河市。1989年撤销,改设蛟河市。
即今广西武宣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宣县: “旧治阴江。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。”
亦名徐杭山、徐侯山。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。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 “越王乃葬吴王以礼,于秦余杭山卑犹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》: 夫差墓“在长洲县西北卑犹山”。即“秦余杭山”。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改福宁州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霞浦县 (今福建霞浦县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霞浦、福安、宁德、福鼎、寿宁等市县及周宁县大部分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改福宁州置,
即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。为西汉参户县治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青县图:西南有木门店。民国《青县志》卷1:木门店在“西南三十里。俗称门店”。
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都素司:土麻山“在司治北”。
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: 曹娥堰 “在府东九十里。水流湍急,两岸逼江,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”。
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。宋大理废。南诏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。为南诏直辖西洱河(今
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师宗千户,二十七年(1290)改师宗州,属广西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麓。明属广西府,万历二十八年(1600)迁治今师宗县城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为县。元
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属北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改为盘道县。②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置,为集州、平桑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集
即太和街。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振太乡 (太和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