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1年改定番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惠水县。据1985年版 《贵州省志 · 地理志(上册)》 载: 惠水县 “以县境受涟江水利之惠得名”。在贵州省南部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2470平方千米
①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白洋河“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。自安徽泗州流入,即北潼水之下流也。旧为巨浸,望之如洋,故名”。②又名义井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、烟台市境之白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即拂云堆神祠。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敖陶窑子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4: “先是 (唐) 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,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,突厥将入寇,必先诣祠祭酹求福,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。”景云二年 (711)
亦作咸懽县。西汉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。三国吴属九德郡。隋属日南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懽州治,贞观元年(627) 为演州治,十六年 (642) 属懽州,天宝二年(742) 改为
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,治台湾府(今台湾省台中市)。在首府未建成前,先以台北为施政中心。辖境相当今台湾省。光绪二十年(1894)以台北府为台湾省会。二十一年(1895)被日本侵占。1945年抗日战
隋开皇五年(585) 改襄贲县置,属海州。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9涟水县: “因县界有涟水,故名。” 大业初属东海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为涟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改属泗州。五代周
明置,属威州。在今四川金川县。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)土舍莎罗奔归诚。雍正元年(1723)改置大金川安抚司。
又名赤冈镇。北宋置,属丰城县。在今江西丰城市西赤冈。古镇名。又名赤冈镇。在今江西省丰城市西。北宋属丰城县。
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二十里东岱镇。当连江入海之口。旧有城,清康熙八年(1669)修,移北茭巡司驻此。在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、鳌江口南侧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 3.7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岱,人口 1810
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三十里。相传为唐德宗时虚应禅师所建。其后此山亦名柏子塔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