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蓝口镇

蓝口镇

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“其地为龙川往来孔道,古为石砦,临河险峻。”


在广东省东源县东部。面积1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蓝口圩,人口5340。因濒临蓝溪水与东江汇合口处,故名。建国后属河源县第二区。1958年建蓝口公社,1983年设区,1986年建镇。属平原丘陵地区,东江及数条支流流经。主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甘蔗等,盛产蔬菜。水力资源丰富,建有水电站。有农机修理、铸造、五金、家具、服装等厂。有公路接205国道。东江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艳阳洞

    亦作焰阳洞。在今四川仁寿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0隆州: 艳阳洞 “在州城至道观之后。昔张天师既誓玉女于井,因藏去其衣,念藏之未固,径取锁之石室, 或谓之藏衣洞。 洞在重岩之下, 㟏岈

  • 上川口

    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。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。

  • 石敦站

    亦作建州石敦站。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锦州砬子古城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建州,东南一百(里)石敦。”

  • 花果园店

    在今湖北十堰市西。清属郧县。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百色县

    1913年改百色府置,为广西田南道治。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。1929年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百色起义。1983年改设百色市。(百bó) 旧县名。1913年改百色府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。1983年撤销

  • 岭峤

    即五岭之别称。峤指高而峭之山,五岭之主山均称为峤,如大庾岭称台城峤或东峤。其余又称骑田峤、萌诸峤、越城峤、都庞峤。因此岭南既可称岭峤,亦可称峤南。《新唐书·冯盎传》: “炀帝弑,引其兵逃归。时盗贼多,

  • 兰阴山

    即今浙江兰溪市西兰江西岸横山。《寰宇记》卷97兰溪县:兰阴山“在县西五里。一名横山,临截三江”。今为兰溪风景胜处。又称横山、烟台山。在浙江省兰溪市区西3千米处。古时山上多兰花,“兰花十里照春水,山鸟无

  • 盐城

   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蓟州渔阳郡: 洪水守捉,“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”。即此。②唐建。在今四川盐源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十七年 (729),“嶲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,拔昆明及盐城

  • 沙屯铺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南十二里西沙屯。为南北往来交通要道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昌平州图:南有沙屯铺。

  • 洛盘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永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。贞观四年 (630) 为永州治。八年 (634) 并入金城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