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莲花池

莲花池

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莲花池 “在府治南。元守帅张柔开凿,中有看花亭,又有柳塘、西溪、北潭,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”。

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莲花池 “在沙河南十里。方数十里,每夏花开,游人甚盛。亦名普通河,下流入沙河”。

③在今河南武陟县驻地木城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 万历十五年 (1587),“沁水决武陟东岸莲花池、金屹、 新乡、 获嘉尽淹没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49武陟县: 莲花池 “在县东北,沁河东岸。地名木栾店。 其相邻者, 地名金屹垱, 东去卫河百里”。

④又名莲塘池、小西湖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6临洮府: 莲荡池 “在兰县西七里。周回数十里。本朝肃府令潴神泉水为池,花木畅茂,鱼鳖充牣,人多游赏焉”。

⑤即西湖。在今新疆乌苏县城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: 莲花池 “在今 (库尔喀喇乌苏) 厅治西北,土人呼为西湖者也。惟今湖水北流伏于沙碛而止”。


(1)景点名。在河北省保定市内。原系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汝南王张柔修建的私家园林,名雪香园。明代因池中荷花繁茂,称莲花池;万历年间曾大规模扩建,改名水鉴公署,为达官贵人优游宴饮场所。清雍正时在其西北建莲花书院,后辟为行宫。园内以莲花池为主体,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,池中心水心亭,原名临漪亭;其余建筑物和景点环池而立。亭台楼阁,曲径回廊,建筑和园林融为一体。园内碑刻长廊有唐代以来书法名家碑刻。今已开放为人民公园。(2)集镇名。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南部。属金斗营乡。人口4710。相传此村为《水浒传》中祝家庄祝朝奉的后花园。元末杨姓从今安徽砀山县迁此立村。因靠近黄河故道,地势低洼,周围常年积水,村民多种藕。每逢夏季,莲花盛开,群鱼戏水,一幅莲花盛开碧池佳景,居民遂命名为莲花池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公路通阳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山镇

    即今四川芦山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2卢山县:“隋仁寿元年于此置卢山镇,三年于此置卢山县,因山为名。”

  • 长轩岭

   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长轩岭“在黄陂县北五十五里。其南五里有短轩岭”。长轩岭镇即以此为名。

  • 磁龟溪

   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南城县: 磁龟溪在 “府南七十里。有磁石如龟伏溪中。溪流阨塞于岩窦间,冲啮怒号,袤四里注而为瀑,有声如雷,凡十五六里而山开水平,又十里乃达于旴江。《志》

  • 广安军

    北宋开宝二年(969)置,治所在渠江县(今四川广安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安、华蓥、岳池等市县地。南宋淳祐三年(1243)迁治今广安县东北大良乡,咸淳二年(1266)改为宁西军。北宋开宝二年(969年)

  • 韭园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 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 (384),苻坚将李辨等“屯于韭园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(384年)苻坚将李辨等屯军于此。

  • 高桥儿寨

    明置,在今宁夏灵武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兴武所: 高桥儿寨 “在所西南。正德初,总制杨一清言: 宁夏花马池、兴武营,直抵高桥三百余里,为寇入边门户,诸部多屯牧其处”。

  • 乌雷县

    唐总章元年(668)置,属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乌雷村。《元和志》卷38乌雷县:“因乌雷州为名。”天宝初属玉山郡,乾元初复属陆州。大历三年(768)移治今越南芒街东南玉山。北宋开宝中废。古县名。

  • 驻马台 (臺)

   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通州宝坻县: 驻马台在 “县南五里。金主璟曾驻于此。一名歇马台”。

  • 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处二十六族军民千户所

    元置,属松潘宕迭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二里静州。明于此置静州长官司。

  • 下溪场

   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北下溪乡。清嘉庆《马边厅志略》卷2有“下溪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