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秋坝
即今贵州桐梓县西花秋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桐梓县:花秋坝在“城西八十里”。
即今贵州桐梓县西花秋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卷6桐梓县:花秋坝在“城西八十里”。
一名万行庵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三倒拐观音岩之上。明古智禅师于此建寺,内供太子,故名。明胡世安《登峨山道里记》:“三道拐复沿坡上,为太子坪,再前圆觉寺。”
1937年伪满析瑷珲县置,属黑河省。治所在孙吴街(今黑龙江省孙吴县)。以孙、吴二姓居于此得名。1945年划归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北部,东北濒黑龙江,与俄罗斯隔江相望。属黑河市。面积 4454 平方千米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》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闽江中源。在今福建省西北部。源出武夷山,东南流经邵武、顺昌等市县,至沙溪口汇沙溪,在南平市和建溪汇合为闽江。长255公里。河床比降大,水急滩多,有 “一滩高一丈,邵武在天上” 的谚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
即寻阳驿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江滨。《清一统志· 九江府》: 浔阳驿 “在德化县东北江滨。宋、元以来皆置城西门外。明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。本朝雍正四年裁”。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江滨。因浔阳江而得
即今广东东莞市西南二十一里道滘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东莞县图: 县西南有到滘汛。
在今贵州长顺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金筑安抚司: 麻线河在 “司 (治今广顺镇) 北十里。流延如线。下流入于都泥江”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抚州置,治所在临川县(今江西临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、金溪、资溪、崇仁、乐安、宜黄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朱元璋改为临川府。不久又改为抚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
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坎镇。明、清置松柏巡司于此。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区约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拉林河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