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溪山
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五十里,接新宁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花溪山“僚瑶诸峒,环居其下,盆溪界其地。两岸春花簇锦,一溪回绕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五十里,接新宁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花溪山“僚瑶诸峒,环居其下,盆溪界其地。两岸春花簇锦,一溪回绕,因名”。
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一说在贵德县南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西番诸卫》: 万历十六年 (1588),“火落赤移驻捏工川,逼近西宁,日蚕食番族”。
一名瓷窑峡。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十五里大磁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浑源州: 磁窑口在 “州南十七里,恒山右协,路通灵丘县,洪武初置巡司”。清置磁窑口关于此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上方。蔡锷(1882—1916),原名艮寅,字松坡,湖南邵阳人。1899年留学日本,1900年回国,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,事败再渡日本,改名锷,以示投笔从戎的决心。1903
①秦灭蜀国置蜀郡,西汉高帝分蜀郡置广汉郡,武帝又分置犍为郡,本一蜀国,称为三蜀。辖地相当今四川中部,贵州北部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,会泽以北地区。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三蜀之豪,时来时往。”刘
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1德庆府: 高良山 “在端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德庆州: 高良山 “高百余丈,周五十里。山下田高土肥,土产铁竻木”。
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南昌县:吉州山“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,与松门山相对。其上居民云是秦时移此”。
北魏皇兴元年(467)改定陵县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即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。永安中,为广州定陵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北舞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皇兴元年(467年)改定陵县置,治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。属襄城
即蓝无里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 “南巫里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遣使赍玺书、綵币抚谕其国。六年,郑和复往使。九年,其王遣使贡方物,与急兰丹、加异勒
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之大黑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出塞外……西南径白道南谷口,芒干水又西南径云中城北……又西南注沙陵湖。”
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峪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 “吉阳关” 条下: “县南五十里有峪口市,下有峪口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