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墟
即今广西宾阳县治宾州镇。明万历《宾州志》卷3:芦墟在“城南八里”。1950年宾阳县迁治于此。
即今广西宾阳县治宾州镇。明万历《宾州志》卷3:芦墟在“城南八里”。1950年宾阳县迁治于此。
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“张公脑营”条:里洞营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嘉靖二十七年置”。
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丹城集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 临涣郡丹城县 “治费城”。
1913年改固原州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清光绪 《固原州志》 卷9: “以其地险固,因名固原城。” 1928年直属甘肃省。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。旧县名。1913年置,治今宁夏回
即安土瓜尔佳城。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。《清太祖实录》 作 “按兔爪儿简寨”。即“安土瓜尔佳城”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交口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,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,遂复于潜县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,遂复於潜县,即此。
又名江东桥。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。建于南宋嘉定年间。相传初建时,桥基屡建不稳,偶见有虎负子渡江,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,桥基遂固。故又名虎渡桥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 虎渡桥 “在龙溪县东四十里,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十五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邺县“有汙城”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汙水“出武安县山,东南流径汙城北”。即此。城临汙水,故名。
即蓝无里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 “大食诸国” 条、《宋史·外国传六》 “大食国”条均作蓝里。
亦作神农关。清置,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境。清光绪 《雷波厅志》: 神龙关 “在千万贯山脚下,凉山诸夷出入咽喉,为那比汛、乌角汛门户”。
一名马溺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 引《中山记》曰:“八渡,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。”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。汉置。为山曲要害之地,与马溺关势接,十分险要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水屈曲八渡,流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