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罗目县

罗目县

唐麟德二年 (665) 招生僚置,为沐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1罗目县: “罗目,僚中山名,因以名县。” 上元三年 (676) 州县俱废。仪凤三年 (678) 复置,属嘉州。治所在沲和城 (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)。如意元年 (692) 移治今峨眉山市南二十里罗目镇附近。北宋太平兴国后废。


古县名。唐麟德元年(664年)置,治今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。属嘉州。上元三年(676年)废。仪凤三年(678年)复置。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年)移治今四川省峨眉山市南。北宋太平兴国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元万户府

    蒙古太宗七年(1235)置,属开元路。治所在黄龙府(今吉林农安县)。后废。蒙古太宗七年(1235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。属开元路。后废。

  • 正西县

    西魏置,属芦北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南五十五里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南。隋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  • 闲林镇

    清置,属余杭县。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九十一里闲林镇。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部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闲林,人口1.2万。相传古时此地林木参天,隋末唐初余杭县令张士衡告老还乡,取“

  • 道州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道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营道县 (今湖南道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、江永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道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道州

  • 安济桥

    即赵州桥。隋大业中修建,在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。又称赵州桥,俗称大石桥。在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。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(591—599)由石匠李春设计建造。长50.82米,宽9.6米。单孔,拱圈由28条石

  • 河头溪

   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平和县: 河头溪 “在县治 (今九峰镇) 东南。源出大峰山。《志》 云,大峰山泉潢四注,画地成川。自正西出者,其下为粗溪,西经县治,曰河头溪。清濑可掬。西流至广

  • 牙门戍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。《元和志》卷21长寿县:“县城,本古之石城,背山临汉水,吴于此置牙门戍城。”

  • 练祁塘

    又名练渠、练圻河。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原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嘉定县: 练祁塘“自县治中分,曰东西练祁。相传昔时水澄如练,亦名练川。今自顾浦纳淞江之流东折贯于吴塘,又东过盐铁塘,贯县城而东抵罗

  • 窟胡郡

    北周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窟胡县 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窟胡县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属石州,领一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省。

  • 佛子高

   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桃尧镇东桃源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嘉应州图:州东北有桃源堡、佛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