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,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,北入黄河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楚大司马咎、长史欣皆“自刭汜水上”。注:“如淳曰:‘汜读如祀。’师古曰:‘此水旧读音凡,今彼乡人呼之音祀。’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
一名徊村岭、亨龙岭。在今福建顺昌县南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 100南剑州顺昌县 “七台山” 条下: “有徊村岭,高五十丈,险峻乌道,至岭头坦平,路寻小溪而入,其山徘徊掩映,谓之徊村。”
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汉江南岸瓮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 “瓮山” 条引 《陕西通志》: “紫阳洞在县南紫阳滩之崖。有三洞,皆深丈许。宋真人张紫阳修道于此,县因以名。”
①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义兴县置,属常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。南宋末改置宜兴军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为宜兴府,二十年降为县,次年又升为府,并置县隶之。元贞初府县俱废,改为宜兴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
①《尚书·禹贡》 扬州:“岛夷卉服,厥篚织贝。”其说有三:(1)胡渭认为是指台湾土著先民,即东鳀人。(2)清末民国初杨守敬谓指琉球、吕宋岛诸地。(3)清光绪《定海厅志》以为是指东南沿海越族,今舟山群岛
亦作南源寨。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北三十五里。明万历中筑城,设巡司戍守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“府江酋长杨公满等掠荔浦、平乐及峰门、南源,执永安知州杨惟执,杀指挥胡翰。”
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,或谓指苏拉威西岛布吉斯人的居住地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2:“阇婆之东,东大洋海也,水势渐低,女人国在焉。”
即春秋时鲁之龙邑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。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汉高帝八年(前199),封谒者陈署为龙侯国。即此。( 《汉表》作龙阳,乃传抄衍“阳”字)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汶水南径博县故城东,……
清光绪二十年(1894)津榆铁路(天津至山海关)通车后,继续展筑,称关内外铁路。二十四年(1898)天津至北京马家堡段完成,二十七年(1901)又展至正阳门(前门)。关外段于光绪三十年(1904)通车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定公五年(前505),“吴人获薳射于柏举。其子帅奔徒以从子西,败吴师于军祥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定公五年(前505年):“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