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

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

在今四川通江县城北隅文庙。通江文庙建于明景泰三年(1452),为四合院型,在川北大巴山腹地是规模较大、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。1932年底至1935年初,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总指挥部驻此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四川省通江县城北隅文庙。1932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移到川北后总指挥部驻此。通江文庙,创建于明景泰三年(1452年),坐北向南,现有大成殿、两庑、戟门和其他用房,建筑面积约 2500 平方米。大成殿为石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,其面阔28米余,高15米。两侧庑殿各面阔16米、高12米,系悬山式土石木结构。今文庙基本呈四合院型,在川北大巴山腹心地区属规模较大、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。1932年底至1935年初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,总指挥部较长时间驻通江文庙,总指挥徐向前、副总指挥王树声、参谋长曾中生等都在此工作。今文庙基本保持当年总指挥部的布局和原状,并在大成殿和两庑内举办了有关红四方面军战史的文物陈列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贾村镇

    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贾村镇。清乾隆 《重修凤翔府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贾村镇在宝鸡县 (今宝鸡市) “东北二十里”。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贾村,人口38

  • 宁民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改白鹿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白鹿县置,治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。属雍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  • 里移得建河

    即今新疆呼图壁县之呼图壁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“张堡城守捉又渡里移得建河。”即此。

  • 河洑关

    即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河洑山东麓河洑镇。明嘉靖 《常德府志》 有河洑市。

  • 小姑水

   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小姑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“小姑水在县西二十三里,流经县西南二十里西向山,分流东南注,至南安县北塔口村,下流合东关水,即桃溪别名也。”

  • 易俗河市

    即今湖南湘潭县治易俗河镇。《清一统志 ·长沙府二》 “涂田市” 条下: “易俗河市,在(湘潭) 县西南二十里易俗河口。”

  • 廖仲恺牺牲处纪念碑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,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前院北侧。此地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,廖仲恺办公处。1925年8月,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。1926年5月,中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和

  • 广宁府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广宁府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(广宁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医巫闾山以东,黑山、辽中二县以南,大辽河以西地区。明洪武初废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广宁府置,

  • 余干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升余干县置,属饶州路。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余干县地。明洪武初复降为余干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余干县置,治今江西省余干县。属饶州路。辖境相当今余干县地。明洪武

  • 克尔素站

    亦作黑尔素、黑而苏。清置,在今吉林公主岭市南二龙山附近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火烧岭三十里至黑而苏站,三十里至小孤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内:“大孤山站又西南六十里至克尔素站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