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筠连县

筠连县

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筠连州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5: 筠连县 “四山皆竹,一色相连,因谓之筠连”。十年 (1377) 废入高县,十三年 (1380) 复置。正德十三年 (1518) 改属高州。清属叙州府。《清史稿·穆宗纪》: 同治元年 (1862),太平天国 “石达开陷筠连”。即此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南缘,毗邻云南省。属宜宾市。面积1254.2平方千米。人口38.9万。辖9镇、11乡(含3苗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筠连镇。因合古筠州、连州置县,以地多筠竹,“四面皆山,一色相连”,故名。唐置羁縻筠、连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元合筠、连二州为筠连州,并置腾川县为州治,寻废县,属永宁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降为筠连县,属高州。清顺治初省高州,县属叙州府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。1968年属宜宾地区,1996年属宜宾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,属大娄山分支。镇舟河、巡检河、筠连河源于县南,北流入南广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玉米、稻、小麦,并产红茶、蚕丝、烤烟。有萤石、重晶石、硫铁及大理石、陶瓷土、石灰石等矿。喀斯特地貌发育。有采煤、水泥、食品、酿酒等工业。川云公路中线过县西北境。有烈士陵园及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。名胜古迹有鮠人悬棺、犀牛温泉、胡米子洞、玉壶井、仙人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戛色

    即戛洒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。清咸丰九年 (1859) 李文学领导彝族起义,曾攻占此地。在今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。清咸丰九年(1859年),李文学领导的彝族人民起义曾进据此地。

  • ①商、周地名。春秋为晋邑。即今河南获嘉县。《左传》:文公五年(前622),“晋阳处父聘于卫,反过宁”。杜注:“宁,晋邑,汲郡修武县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3:周武王伐纣,“勒兵于宁”, 因名修武。秦置修武

  • 临津关

    ①隋改临津城置,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大业五年 (609),炀帝西击吐谷浑,“出临津关,渡黄河,至西北,陈兵讲武”。即此。②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黄河

  • 逢龙县

    唐置,为慎州羁縻州治。神龙初,契丹陷营州后南迁,寄治良乡之故都乡城 (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长沟镇东侧土城)。后废。

  • 功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。南宋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。属黔中道。辖境约当今贵州省息烽、修文一带。北宋因之,属夔州路。南宋后废。

  • 蛮河站

    元置,在今湖北宜城市南蛮河东岸。

  • 凤溪山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三十里。与安乐山并峙。上有吕公台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 引《府志》:“不韦废县在其麓。”

  • 冕山

   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0饶州府: 冕山 “在余干县东五里。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,敌至,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,遂名免山。后人以邑有冠山,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,改曰冕山”。②在今四川喜德县

  • 小溪河

   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。明成化《中都志》卷4:临淮县有小溪店。清光绪《凤阳县志》卷2:小溪集“在县东北八十里”。

  • 秀岩县

    金明昌四年(1193)置,属盖州。治所在大宁镇(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城北之古城)。泰和四年(1204)废。贞祐四年(1216)复置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升大宁镇置,治今辽宁省岫岩满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