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宗
即多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扎县 (嘎波)。
即多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扎县 (嘎波)。
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南侯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曲周县 “香城固堡” 条下载: 侯村堡 “在县东南四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曲周县东南部。面积95.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侯村,人口3030。古代
即今山东淄博市(张店)东辛店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淄西南有辛店铺。
在今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、祁连山、昆仑山间。东西长800公里,南北最宽处350公里,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。海拔2600—3000米。“柴达木”,蒙古语意为 “辽阔的地方”。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6:
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,金山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华亭县:许山“亦在金山卫东, 离柘林三十余里。唐顺之云, 山去乍浦、金山、吴淞所三处, 皆仅隔一湖,亦为会哨之所”。
又称老吴市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吴市镇。为明宣德时左都御史吴讷故里。吴姓世居于此,故名。(1)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。面积83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吴家铺,人口 4670。明代吴姓
明万历四年(1576)改戎县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2:兴文县“取偃武修文之意”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移治建武城(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)。1912年迁回
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南三十五里鸡黍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鸡黍城,“《县志》:汉功曹范式故宅也,基址尚存。式与汝南张劭有鸡黍之约,故名”。
南朝梁普通八年(527)改弋阳县置,为光州弋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并入南弋阳县。古县名。东魏析弋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潢川县西。为弋阳郡治。北齐废入南弋阳县
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余姚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战场桥 “在县南四里。宋宣和二年睦寇犯境,里民御破之于此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