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积石山

积石山

①亦名小积石山。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枹罕县: “积石山,一名唐述山,今名小积石山。在县西北七十里。”炳灵寺开凿于此。

②一名大积石山。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河积石,至于龙门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金城郡河关: “积石山在西南羌中。河水行塞外,东北入塞内。”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陇西郡河关:“积石山在西南,河水出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青海厄鲁特》: 积石山 “即今大雪山,番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。在西宁边外西南五百三十余里黄河北岸,其山延亘三百余里,上有九峰,高入云雾,为青海诸山之冠”。


古山名。(1)又称大积石山。即今阿尼玛卿山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其河有两源:一出葱岭山,一出于阗。于阗在南山下,其河北流,与葱岭河合,东注蒲昌海。蒲昌海,一名盐泽(今罗布泊)者也,去玉门、阳关三百余里,广袤三百里。其水亭居,冬夏不增减,皆以为潜行地下,南出于积石,为中国河云。”《水经注·河水》:“高诱称,河出昆山,伏流地中万三千里,禹导而通之,出积石山。”按黄河河源是今青海约古宗列曲,在积石山之西,与罗布泊无关,故云黄河重源之说非。(2)又称小积石山、唐述山。《史记·夏本纪·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积石山,今名小积石,在河州枹罕县(今甘肃临夏市)西七里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河州枹罕县:“积石山,一名唐述山,今名小积石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。”鄯州龙支县(今民和县东南):“积石山,在县西九十八里。南与河州枹罕县分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光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业初为弋阳郡治。唐武德三年(620)为光州治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期思县,寻复为光山县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2)复置。清

  • 羊角水隘

    即羊角营。今江西会昌县南羊角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会昌县:羊角水隘“在县南。《志》云,县东之水自武平来者为湘江, 自汀州来者为绵江,合流经县之东北,屈曲萦回,三面阻水,独以一面南扼闽广之冲。羊角

  • 泥头驿

    即今四川汉源县西北宜东乡。《清一统志·雅州府二》: 泥头驿 “在清溪县西北”。为入藏要道。清设泥头铺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
  • 显美县

    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。东汉改属武威郡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:黄初中,凉州卢水胡反,既率军讨之,“既扬声军由鹯阴,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。胡以为神,引还显美”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

  • 鸦拉土司

    清末析玉树土司置,为玉树四土司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曲麻莱县西北境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“鸦拉百户驻通天河南当木云地方。”

  • 番陇

    即今贵州台江县东北方陇塘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置番陇土千总。

  • 可渡关

   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。明洪武初建。清有巡司驻防。在云南省宣威市区北可渡村。地处云、贵两省交界处。有可渡关城址、古驿道、古炮台等古迹。可渡关城址呈椭圆形,南北长230米,东西宽110米,开有南北两关

  • 南桥关

    明洪武十二年 (1379) 置,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叠溪所: 南桥关在 “所南五里”。

  • 蓬溪

    亦名赤溪、马桑溪。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溪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87蓬溪县: “取邑内蓬溪为名。” 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: 蓬溪县有蓬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蓬溪县: 蓬溪在 “县城北。源出蓬莱山,东流绕赤

  • 邛窑

    南朝至宋代著名瓷窑之一。在今四川邛崃市南五里什方堂。除外,还有市东固驿镇之瓦窑山,西北西桥乡之尖山子,西白鹤乡之大鱼村等处窑址。以产于邛州,故亦名邛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