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州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上福州置,属交州府。治所在保福县 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之常信)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入安南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上福州置,属交州府。治所在保福县 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之常信)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入安南。
亦作牙拉冲。即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九十里德厚乡。旧有汛。
在今湖南澧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澧州“三江口关” 条下: “又州北七十里有粮仓哨,其地本名泗水口,东接安乡湖口,北连荆口。每值水溢,荻芦蔽岸,支港四通,为盗贼渊薮。隆庆三年,设哨于此。”
即喀什噶尔新城。清道光八年 (1828)筑,在今新疆疏勒县。光绪八年 (1882) 于此置疏勒州。二十八年 (1902) 改置疏勒府,1913年改置疏勒县。
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六十六里练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 “凌波塘” 条: “今 (练) 溪上有琏市镇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琏市镇 “元设巡司,后废,明洪武中复置,今因之”。
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石城、瑞金、宁化(闽)三县边境析置,驻横江东寮脑(今江西石城县南横江镇)。1935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3年于石城、瑞金、宁化(闽)三县边境析置。以纪
旧名喀喇巴尔噶逊。俗名达坂城。清乾隆四十七年 (1782) 筑,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。四面皆山,有险可守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本名石镜山,唐昭宗时改名衣锦山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昭宗诏(钱)鏐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。”古山名。唐昭宗时以石锦山改名。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南。
在今贵州桐梓县北。《明史·刘綖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,杨应龙遣子朝栋等 “由松坎、鱼渡、罗古池三道并进。綖伏万人罗古,待松坎贼; 以万人伏营外,待鱼渡贼; 而别以一军策应”。在今贵州省桐梓县
即今江西泰和县北十五里枫塘桥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泰和县北有枫塘。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饶州 “唐于契丹曾置饶乐州,今渤海人居之。五十里保和馆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