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柱山

石柱山

①一名石人山。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石柱山“一名射的山。有双石挺然特起,一巨石承之,号豹子尖,尤为奇秀”。明嘉靖《宁国府志》卷5:石柱山,“梁元帝时,新安程灵洗起兵讨侯景,尝誓众于此,上有歃血台”。

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五十九里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6于潜县:“石柱山,在县东五里。上有石,天然成柱。”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于潜县:石柱山“高三百丈,周十五里,为县之主山”。

③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石柱山“山上两石,屹立如柱,柱有铁环。相传大禹导淮,系舟于此”。

④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石柱山“在县北百二十里。山高峻,屹立如柱”。

⑤即天柱山。在今湖南蓝山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蓝山县:石柱山“岩洞甚胜”。

⑥在今四川巫溪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1大宁监:石柱山“在监东四里。一峰削如巫峡,所望剪刀峰与道士峰相连,皆奇观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大宁县:石柱山“在县北二十里”。

⑦在今贵州思南县西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思南府:石柱山“上有石如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州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改苏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。二十五年(1392)升为军民指挥使司。次年改为宁番卫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北。二十七年改为宁番卫。

  • 铁州

    ①南朝梁太清中置,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叠溪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32翼州: “梁太清中,武陵王萧纪于蚕陵旧县置铁州。” 寻废。②唐渤海国置,属中京显德府。治所在位城县(今吉林敦化市西南

  • 紫凉山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涞水县: 紫凉山 “高百余丈。其并峙者曰龙宫山,中有石洞,又有石井、泉流,潜相灌注”。

  • 虾子场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东北虾子镇。清道光 《遵义府志》 卷6遵义县: 虾子场在 “城东七十里”。

  • 大樟墟

    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东南有大樟墟。

  • 巴戎县

    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置,后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(巴燕镇)。1928年改名巴燕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巴燕戎格厅改置,治巴燕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地巴燕镇)。1928年更名巴燕

  • 木子店集

   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六十四里木子店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三年(1864)九月,成保夜袭捻军于“木子店”。

  • 五乡碶市

    即今浙江鄞县东五乡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五乡碶“距城三十里”。明嘉靖间该地有东碶桥、西碶桥、皎碶桥、江碶桥、鄮碶桥等五座碶桥,总名五乡碶。因此得名。

  • 正川堡

    北宋置,属德威城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废。

  • 天童寺

    东晋建,在今浙江鄞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天童寺“在鄞县东六十里。山有玲珑岩,东晋时立祠岩上。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, 日诵莲经,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”。故名。现存建筑系清重建。在浙江省宁波市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