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鹤山

白鹤山

①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8临海县:白鹤山“在县东二十里。上有深湖,中有磐石,前有石鼓,俗传石鼓鸣则兵乱”。

②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二十六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吴兴记》云:“昔乌程人姚紾化为白鹤,游于此山, 因名。”

③在今福建宁德市西。明嘉靖《福宁州志》卷2山川宁德县:白鹤峰“在一都,县西一里。《旧志》云,始因仙鹤来集得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宁德县:白鹤山在“县西一里,俗名西山,秀拔千仞,南连飞鸾诸山,北接莲花诸峰”。

④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里,与巴丘山对峙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9岳州:白鹤山“在巴陵县。山之南有两池,池潜巨蟒”。

⑤一名白鹤岭。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:白鹤山,“《旧经》云,山南接九疑,北连衡岳,数峰卓峙,岩壑幽深,郡境名山也”。

⑥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三里。南宋著名学者魏了翁为蒲江县人, 自号白鹤山人,有《鹤山先生大全文集》传世。《宋史·魏了翁传》:“筑室白鹤山下。”即此。

⑦亦名鹤山、四明山、群羊山。在今四川邛崃市西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6邛州:白鹤山“在城西八里,常璩曰:临邛名山曰四明,亦曰群羊,即今白鹤也。汉胡安尝于山中乘白鹤仙去,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”。


在四川省邛崃市区西侧。岷江支流南河绕流。历来为佛教丛林,翠屏阁与西岩寺,唐、宋已闻名。有鹤林寺(曾称白鹤寺)、幽居寺、漏米洞、仙人洞、点易洞等。漏米洞昔为小庙,今存庙后山岩内乳白色坐像。峰顶有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(1120年)古塔,六角九层,高17.89米。山间洞壑幽深,林木茂盛。历为避暑游览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沟河

    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一》: 清沟河,“ 《旧志》: 源出宿州之龙山湖,东南流合十湖诸水,旧自灵璧县南,至凤阳县沫河口入淮。岁久下流淤塞,遂于县北合肥河,遇淫雨,漫溢为患”。

  • 三河砦

    北宋政和三年(1113)改三女砦置,属沧州清池县。在今天津市西。金废。

  • 洼 (窪) 里

    即今四川盐源县北洼里乡。产沙金。民国杨仲华 《西康纪要》 第二章: 鸦砻江 “复南下至盐源县属之窪里名打冲河,折而东流至冕宁界”。

  • 常熟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常熟县置,属平江路。治所即今江苏常熟市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为常熟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常熟县置,治今江苏省常熟市。属平江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

  • 铁柱观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翠花街西、棋盘街东。始建于晋,祀东晋许逊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: 铁柱观“晋仕 (祀) 旌阳令。观左有井与江水相消长,中有铁柱,旌阳所铸,与西山铁柱共镇蛟螭之害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

  • 安夷川

    即今青海平安县西南祁家川水(三合沟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,安夷川水注之。水发远山,西北流,控引众川,北屈,径安夷城西北,东入湟水。”

  • 金堂县

    唐咸亨二年 (671) 析雒县、新都、金水三县地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西南毘河南岸。一说在今县南龙威乡新生村。《元和志》卷31金堂县: “以县界连金堂山,故以为名。”垂拱二年 (686) 属汉

  • 济南市

    1929年由历城县析置,为山东省会。治所即今山东济南市。简称济,别称泉城。在山东省中西部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8177.2 平方千米(市辖区3257.9平方千米)。人口582.6万(市辖区334.8

  • 粟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武安县: 粟山在 “县东南十二里。相传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,赵将绝粮,起命将士以布囊盛粟,积至山巅,赵军乃退,土人至今呼为粟山”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

  • ①在今山东平原县境。汉元朔三年(前126)封济北贞王子刘信于此。元鼎五年(前112)国除。②即訾娄。春秋邾地,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。《公羊传》作“丛”。即“訾娄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