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浮堰
在今北京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“白浮山”条:“《志》云,白浮堰在州东南十五里,起白浮村,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龙桥,延袤五十余里。元至元中,郭守敬引白浮山诸水西折而南,经府西三十里之瓮山泊,流入积水潭,以通漕运,因筑此堰,以障双塔、神山、榆河诸水。其后山水决溢不时, 岁常修治。”
在今北京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“白浮山”条:“《志》云,白浮堰在州东南十五里,起白浮村,至府西北三十五里之青龙桥,延袤五十余里。元至元中,郭守敬引白浮山诸水西折而南,经府西三十里之瓮山泊,流入积水潭,以通漕运,因筑此堰,以障双塔、神山、榆河诸水。其后山水决溢不时, 岁常修治。”
又名雍氏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楚师伐郑, “子冯、 公子格率师侵费滑、 胥靡、 献于、雍梁”。杜注: “河
南齐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等市县境。隋开皇时废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于湖口戍置,属寻阳县。在今江西湖口县。五代南唐保大间升为湖口县。(1)在湖南省茶陵县南部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湖口圩,人口4000。洣水于此环绕呈湖状
即今新疆奇台县南吉布库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奇台县:吉布库“在格根西二十里。有吉布库堡,东西有渠发源天山北麓,北流,夹堡之左右,东名永丰沟,西名永泰沟。有屯田”。
北宋置,属沙河县。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。盛产铁,北宋于此置铁冶司。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。面积123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綦村,人口2670。古为冶铁处。綦,青黑色,因名。
又名迎恩桥、大安桥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北门外府河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三年 (887),王建攻成都,“田令孜登楼慰谕之,建与诸将于清远桥上髧发罗拜”。即此。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。唐光启三年(887年
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。《史记·乐毅传》: “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、乐臣公,赵且为秦所灭,亡之齐高密。”古邑名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。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乐氏之族有乐瑕公、乐臣公,“亡之
在今贵州遵义、仁怀两县间。《明史·吴广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征播之役,“ (郭)通绪扼穿崖囤,广督土汉军击破之”。约在今贵州省遵义、仁怀二县间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,吴广
唐置,属太和县。在今江西泰和县东门外。唐置,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东门外。属太和县。
即今辽宁宽甸满族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古楼子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宽甸县图:西南有鼓楼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10:宽甸县古楼子产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