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楚置,即今江西波阳县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 楚昭王 “十二年,吴复伐楚,取番”,即此。秦置番县。

②亦作蕃。藏文音译。指西藏远古某地区,或指吐蕃即西藏地区,或指大蕃即藏族聚居地区。


(番pó) (1)又作潘、鄱。春秋方国之一,即今河南省固始县。后灭于楚。吴王阖闾十一年(前504年)伐楚,取番,即此。(2)古楚国地名。故地在今江西省鄱阳县。1957年改为波阳县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十二年,吴复伐楚,取番。”张守节正义引李泰等《括地志》:“饶州鄱阳县,春秋时为楚东境,秦为番县,属九江郡,汉为鄱阳县也。”《汉书·陈胜传》:“吕将军走,徼兵复聚,与番盗英布相遇。”颜师古注:“番音蒲何反。其后番字改作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忠峒土司

    清初改忠峒安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。雍正十三年 (1735)废。清初改忠峒宣抚司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废。

  • 三塘铺

   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五十里三塘镇。清初设塘汛,为自平远州城(今织金县)出西门第三站,故名。1932年置镇。1936年废。1984年复设三塘镇。

  • 通元镇

    1932年置,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四里通元镇。镇以寺得名。明天启 《海盐县图经》卷3: 法喜寺 “旧名通元寺,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”。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部。面积40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

  • 阴凉山

   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:阴凉山“产铜矿”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阴凉山,“《府志》:旧产铜,名铜冶山”。

  • 贵霜匿国

    即何国。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何,或曰屈霜你迦,曰贵霜匿,即康居小王附墨城故地。

  • 师灵镇

    即今河南西平县西三十九里师灵镇。民国《西平县志》卷4《市镇》:“师灵镇,城西四十里。”在河南省西平县西北部。面积62.8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师灵,人口 1100。汉、三国魏、晋和唐曾为

  • 北四墟

    在今广西合山市东北北泗乡。清属迁江县。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迁江县图:北有北四墟汛。1932年属来宾县。1981年属合山市。

  • 鲁冈集

    即今河南封丘县东十八里鲁冈乡。旧属开封县。民国 《封丘县续志》 第二区图: 在开封县边境有鲁冈集。

  • 欵州

    西魏改北郢州置,治所在安贵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北周废为溳水郡。

  • 赖胥镇

    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九十里。民国 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 卷2: “镇子坝在县西九十里。古赖胥镇也。左右旧有四寺,曰东林、西岩、南岩、北岩。今废其三,仅存北岩,寺外古钟三口,有资县龙水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