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甪里

甪里

又作角里、甪头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南西洞庭山甪里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 记有甪里先生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8:“甪头,即汉甪里,在洞庭山村,汉甪里先生所居。《史记正义》:太湖中洞庭山西南,中号禄里村,即此甪里。今有巡检司,号角头巡检,俗或作甪字。”


(甪lù) 村名。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、太湖西洞庭山西北。属西山镇。人口900。汉“商山四皓”之一角里先生隐居于此,故名角里。“角里”音Lùlǐ;后误为甪里。产稻、麦、油菜籽、红橘、板栗、杨梅、“碧螺春”茶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庆甸县

    元泰定四年(1327)置,为顺宁府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八里。明谢肇淛《滇略·版略》顺宁府:“地曰庆甸,蒲人世居之。”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。古县名。元泰定四年(132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凤庆县

  • 赖亭

    在今河南商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商城县: 赖亭,“ 《志》 云,殷城县有赖亭”。

  • 淄州路

    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改淄州置,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博兴县西南部、高青、邹平两县东部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

  • 久越得犍国

    一作鞠和衍那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步师城(今塔吉克斯坦西南库巴的安)。龙朔元年(661)置王庭州都督府于此。

  • 麻林峒

    即今湖南新宁县西北四十二里麻林瑶族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新宁县图: 县西北有麻林峒。

  • 鼎山镇

    又名丁山镇。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蜀镇。位于鼎山东南麓,镇以山名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荆溪县图: 东南有鼎山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宜兴县东南有 “鼎山镇”,“鼎山距治三十里,亦出陶器,繁富

  • 犍为郡

    ①又作楗为郡。西汉建元六年 (前135)分广汉郡南部及夜郎国地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鄨县(今贵州遵义市西)。元光五年 (前130) 移治南广(今四川筠连县境),始元元年 (前86) 移治僰道县(今四川宜宾

  • 平善坝

    一作平喜坝。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黄牛峡尽则扇子峡,……过此则峡中滩尽矣。三十里得南岸平地, 曰平善坝,出峡舟至是皆舣泊,相庆如更生。舟师篙工皆有犒赐,上下欢然,将吏以刺

  • 伏龙冈

   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良乡县:伏龙冈“在县西十里, 以形势蜿蜒而名”。

  • 伊奇冈子

   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8:“伊奇(细叶松也)冈子,在(敦化)县西,距吉林城东二百十里。山出伊奇松,故名。坚于他松,其根近水,年久成砮石,所谓肃慎氏之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