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泉城
①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9下邽县:故甘泉城“在县(今渭南市北下吉镇)东南四十里。以此地水多咸苦,城中井泉美,遂名甘泉。亦谓之夏王城,俗传赫连勃勃所筑”。
②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通渭县:甘泉城“在县东北九十五里。宋元丰中置城于此,为戍守要地”。
又名夏王城。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以此地水多咸苦,城中井泉美,遂各甘泉。亦谓之夏王城,俗传赫连勃勃所筑。”
①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9下邽县:故甘泉城“在县(今渭南市北下吉镇)东南四十里。以此地水多咸苦,城中井泉美,遂名甘泉。亦谓之夏王城,俗传赫连勃勃所筑”。
②在今甘肃会宁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通渭县:甘泉城“在县东北九十五里。宋元丰中置城于此,为戍守要地”。
又名夏王城。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北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以此地水多咸苦,城中井泉美,遂各甘泉。亦谓之夏王城,俗传赫连勃勃所筑。”
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七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楚里塔哈山,“喀拉苏、特拉布觉克二水出焉,东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。《新唐书· 西域传》: 西曹 “东北越于底城有得悉神祠,国人事之。有金具器,款其左曰: ‘汉时天子所赐’”。
在今广西容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容县:三纽岭“在县南百里。崚峋峭险”。
明置,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六十里层台乡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尝于此置层台卫。明置,今贵州省毕节市北。川贵交通要冲。清因袭。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
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平远县: 腰古隘 “在县西北。东南去程乡县二百余里,径路险狭,丹崖若壁,长三十余里,通赣州安远县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子庄溪水“北出于子庄关,南流径五公城西,屈径其城南。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。光武帝即帝位,封为五侯,元才北平侯,益才安憙侯,显才蒲阴侯,仲子新市侯,季才为唐侯,所谓中山五
元末置,明属龙里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小谷龙。清改属龙里县。
北宋置,治所在天长县(今安徽天长市)。至道二年(996)废。南宋建炎初复置,绍兴初废,十一年(1141)复升为天长军,十三年(1143)又废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平江南,改雄州置,治天长县(今安徽
①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嘉定县置,属平江路。治所即今上海市嘉定区。明洪武二年 (1365)复改为嘉定县。②明洪武九年 (1376) 改嘉定府置,属四川布政司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